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框剪结构的隔震设计的探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面对地震多发的地质环境,我国通常运用工程抗震的模式来进行地震防护,但是其所能提供的基础抗震工作有的时候难以应对实际情况来发挥积极作用。因此,我国开始进行耗能减震技术中的隔震技术的尝试。本文通过研究在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物上运用隔震设计,进一步分析此项措施的隔震效果,针对隔震结构的建立与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提高产生深层探讨。
作者
王佳
机构地区
陕西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
出处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第11期128-129,共2页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关键词
隔震设计
框剪结构
减震效果
分类号
TU352.1+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398+.2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王佳明.
高烈度区建筑的抗震设计方案比较[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9):49-52.
被引量:1
2
金建敏,谭平,周福霖,张颖,陈建秋,马玉宏.
下部减震层间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J]
.振动与冲击,2012,31(6):104-108.
被引量:25
3
李贵文.
某小学框架结构教学楼隔震加固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建材科技,2019,0(4):101-103.
被引量:3
4
马艳,王社良,王辉,刘军生,拓明阳,马肖彤.
新型滑移隔震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
.世界地震工程,2018,34(4):113-119.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被引量:1847
2
小野三千代,寺本隆幸.中間層免震建物の応答に関する研究[C]//日本建築学会大会学術講演梗概集,2000,B-2(9):557-558.
被引量:1
3
程懋堃.高层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被引量:7
4
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2012.
被引量:390
5
姚谦峰.
软钢 U 型带片的限位、消能性能分析[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9(1):22-26.
被引量:20
6
施卫星,王群.
层间隔震原理和设计方法[J]
.工程抗震,1997(4):20-22.
被引量:15
7
祁皑,郑国琛,阎维明.
考虑参数优化的层间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09,30(2):8-16.
被引量:49
8
武盟,潘文,邹小凤.
罕遇地震下异形柱隔震结构时程分析[J]
.低温建筑技术,2013,35(5):73-75.
被引量:2
9
陈建军.
刍议建筑隔震技术在既有框架结构加固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上旬),2013(8):125-126.
被引量:4
10
吕西林,崔晔,刘兢兢.
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14,35(1):19-26.
被引量:55
共引文献
30
1
刘德稳,杨帆,徐靖然,李芷昂,杨宇彤,刘阳.
SSI效应对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22,43(S01):232-238.
被引量:1
2
胡宝庆,穆琳,赵永刚.
高层建筑分段隔震结构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分析[J]
.甘肃科学学报,2013,25(3):88-92.
被引量:2
3
王贡献,王名汉.
用于建筑桥梁结构的爆炸环境模拟器[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2):59-63.
4
江栋恒.
超烈度的柱顶隔震结构抗震性能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14,36(4):341-346.
被引量:1
5
江泳.
某幼儿园基础隔震结构抗震性能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14,36(4):361-366.
被引量:2
6
江泳.
某工程基础隔震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与评价[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5,13(1):46-50.
被引量:2
7
张尚荣,谭平,杜永峰,包超,周福霖.
基于NSGA-Ⅱ的层间隔震体系参数优化与能量响应分析[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8(7):949-954.
被引量:3
8
罗浩,田文,王汝恒,贾彬.
下部减震-层间隔震体系应用于加层改造中的研究[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5,41(5):97-100.
被引量:2
9
吴忠铁,范萍萍,杜永峰,王晓琴,刘彦辉.
基于试验的串联隔震体系加固方法分析[J]
.建筑结构,2016,46(5):86-90.
10
周春利.
LRB在框架结构教学楼中的应用实例与分析[J]
.建筑科学,2016,32(9):119-124.
同被引文献
2
1
曹锐锋.
框架剪力墙结构隔震设计分析[J]
.河南科技,2021,40(12):87-89.
被引量:2
2
王晓明,刘少锋.
高烈度区框架-剪力墙结构隔震设计与分析[J]
.中国标准化,2019,0(10):25-2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李伯顺.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高层建筑隔震设计的应用研究[J]
.城市开发,2024(6):112-113.
1
王志勇.
桥梁工程设计中的隔震设计要点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12):95-96.
被引量:4
2
姜洋.
基础隔震体系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上的设计及抗震性能研究[J]
.四川水泥,2019,0(10):74-74.
被引量:1
3
戚兴林.
防震抗震时期的口岸汽车站[J]
.钟山风雨,2020,0(1):46-47.
4
陈永波.
剪力墙连梁设计初探[J]
.福建建材,2020(4):67-69.
5
胡以顺.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与设防措施[J]
.信息周刊,2020,0(4):0030-0030.
6
王慧.
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17):152-152.
被引量:2
7
汤筱麒,卢永坤,张方浩.
云南省地震灾害特点和对策分析[J]
.城市与减灾,2019,0(6):52-58.
被引量:8
8
谢瑞杰,管斌,樊冬,徐强,洪阳,汪树理.
典型矿业城市建筑物抗震安全性能调查与分析——以铜陵市为例[J]
.华北地震科学,2020,38(1):78-84.
被引量:3
9
郭涛,张纹惠,武亮.
考虑多指标因素的重力坝抗震安全评价方法研究[J]
.振动工程学报,2020,33(1):196-205.
被引量:6
10
康钊.
现浇结构无梁空心楼板混凝土施工技术[J]
.四川建材,2020,46(4):100-101.
被引量:1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