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非遗外宣”视角下山东省民间文学英译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与结晶,民间文学深深扎根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民间文学的外宣翻译,已成为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民间文学的英译研究为基础,系统介绍山东省民间文学的文本特征以及英译策略,为外宣翻译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借鉴。
作者
李嘉懿
王明琦
机构地区
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文化产业》
2020年第1期102-103,共2页
Culture Industry
基金
2019年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非遗外宣视角下山东省民间文学英译研究》(编号201910452013)。
关键词
民间文学
非遗外宣
英译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34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陈芳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难点与对策[J]
.中国科技翻译,2011,24(2):41-44.
被引量:113
2
吴克炎.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与读者认同——以中国首部汉英双语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例[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2):133-139.
被引量:45
3
官煜瑜.
从西方修辞学视角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30(12):134-136.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郑声滔,吴克炎.
翻译标准与文化交流[J]
.上海翻译,1996(1):1-6.
被引量:17
2
黄友义.
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
.中国翻译,2004,25(6):27-28.
被引量:1220
3
袁晓宁.
外宣英译的策略及其理据[J]
.中国翻译,2005,26(1):75-78.
被引量:201
4
戴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J]
.瞭望,2005(30):57-59.
被引量:65
5
黄友义.
从翻译工作者的权利到外宣翻译——在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上的讲话[J]
.中国翻译,2005,26(6):31-33.
被引量:282
6
陈梅.
外部力量与译者主体性的建构——以《圣经》翻译为例[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6):50-52.
被引量:12
7
陈小慰.
外宣翻译中“认同”的建立[J]
.中国翻译,2007,28(1):60-65.
被引量:213
8
周领顺.
语言层面上的译者主体性[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2):120-127.
被引量:24
9
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London:Routledge,1995,20.
被引量:1
10
Newmark,P.ATextbookof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134
1
周莉.
文旅融合视角下张家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及对策研究[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30):20-22.
被引量:3
2
张佳,郭彪.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研究[J]
.现代英语,2024(4):118-120.
3
杜焱.
基于生态翻译学的甘肃非遗文化外宣翻译原则研究——以兰州太平鼓为例[J]
.现代英语,2021(21):64-66.
4
滕丽梅,梁媛.
文旅融合视角下日照市非遗外宣翻译的重要途径[J]
.现代英语,2021(5):89-91.
5
吴孟杰,朱月娥.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非遗旅游外宣英译研究[J]
.现代英语,2020(3):65-67.
被引量:1
6
杨一迪.
译介学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以太极拳为例[J]
.现代英语,2020(1):63-65.
7
姜广.
彰显民族自信——花山文化译者显形的翻译策略[J]
.现代英语,2020(1):40-42.
8
许超.
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与国际传播的策略探究[J]
.山东艺术,2023(4):6-15.
9
田霞.
从顺应论看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汉英翻译[J]
.怀化学院学报,2012,31(10):91-94.
被引量:7
10
郑卓,董力燕.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的原则与策略[J]
.北方文学(下),2013(4):114-11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3
1
刘艳华.
译介学视角下辽宁地区民间文学类非遗英译研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36(6):97-100.
被引量:5
2
郑声滔,吴克炎.
翻译标准与文化交流[J]
.上海翻译,1996(1):1-6.
被引量:17
3
陈芳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难点与对策[J]
.中国科技翻译,2011,24(2):41-44.
被引量:113
4
吴克炎.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与读者认同——以中国首部汉英双语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例[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2):133-139.
被引量:45
5
魏怡.
国家非遗项目“耿村故事”的英译[J]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1):77-81.
被引量:1
6
刘志军,郝杰.
美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实施[J]
.中国大学教学,2016(10):43-47.
被引量:17
7
吴丹.
跨文化视域下的蒙古族非遗民间文学类英译探究[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1):54-57.
被引量:2
8
刘炳淑.
山东非遗外宣翻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2):49-51.
被引量:4
9
杨柯俭,徐向安,孙娟.
创新创业背景下地方普通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中国商论,2018,0(33):179-181.
被引量:8
10
王智腾,段汉武.
外语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41(6):85-9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刘艳华,田华.
传播学视域下辽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研究[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3(4):72-76.
2
杨阳.
“非遗”外宣翻译融入高校双创教育路径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11):51-53.
1
农雅琪.
壮剧精品剧目及其英译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11):168-168.
2
孟艳.
全球化视角下博物馆书画展品解说词的英译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0(2):229-230.
3
徐珊.
语言语境顺应视角下的导游词英译研究[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2):128-131.
被引量:1
4
符霄婷,祝远德.
概念隐喻视角下情感隐喻认知分析及英译策略研究——以《那坡壮族民歌》为例[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1):140-147.
被引量:1
5
华丽萍.
地方特色文化的英语外宣翻译与对外传播--以大庆铁人纪念馆为例[J]
.校园英语,2020,0(7):253-254.
6
张云霞.
生态翻译学中三维视角下《雨夕》英译研究[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2):132-135.
文化产业
202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