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号称“伊朗的斯皮尔伯格”的马基德·马基迪是在伊朗儿童电影掀起浪潮时走向电影创作的,他的10余部影片均体现了他对儿童世界的痴迷探索。他在悲酸苦难的现实困境中不断建构儿童的天堂,其真正目的不是为了表现与阐释儿童,而是为了通过儿童探讨人类世界的复杂性。他的影片具有典型的作者色彩,影片的视点在儿童与作者之间不断发生游移与转换,让看似展现以儿童形象为主题的影片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创作动机,儿童只是作为一个媒介,是用来沟通伊朗现实社会、风土民情、宗教文化的一个符码。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83,共5页
Movie Literature
基金
2018年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BS108)阶段性成果
2018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8SKGH04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