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火针治疗热证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4

Discussion on heat syndrome treated by fire needling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火针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称其为“燔针”“焠刺”,近现代贺普仁教授致力研究与应用火针,将火针疗法归纳为“三通法”中的温通,贺老应用其治疗30余种各科病症[1],现今火针疗法已成为针灸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火针疗法秉其温热刺激效应,一向被诸多医家视作温阳祛寒的治疗方法,于临床热证治疗少有应用.龚居中在《红炉点雪》中记述:“热病得火而解者,犹如暑极反凉,乃火郁发之之义也……实病得火而解者,犹火能消物,有实则泻之之义也.”
作者 喻珮 刘璐 王一战 赵洛鹏 王强强 李彬 YU Pei;LIU Lu;WANG Yi-zhan;ZHAO Luo-peng;WANG Qiang-qiang;LI Bin
出处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57-1358,共2页 Chinese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基金 北京地区中医康复服务能力与技术平台规范化建设项目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二级参考文献67

共引文献234

同被引文献284

引证文献14

二级引证文献3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