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隐形”译者及中国近现代翻译场景的重释——《晚清至现代中国文学对外译介研究:一段隐形的翻译史》述评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国内译学界对晚清时期的翻译活动,尤其是文学翻译的研究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以外国著作译入中国的研究为主,二是以汉学家、传教士等外国译者为重,兼论国内翻译大家。研究重心的偏向,使得该时期的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以及置身其中的一众本土译者未得到应有观照,乃至于'隐形'。
出处 《翻译论坛》 2018年第3期86-88,共3页 Translation Foru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耿强..晚清至现代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研究 一段隐形的翻译史[M].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274.
  • 2吴格非著..1848-1949中英文学关系史[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350.
  • 3夏天.史料、语境与理论:文学翻译史研究方法构建[J].外国语,2012,35(4):80-87. 被引量:15
  • 4谢天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译介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二级参考文献25

共引文献1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