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代法律如何应对生态风险?——进入卢曼的生态沟通理论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卢曼的理论关怀与本文的问题界定人在自然中生存。自从这个世界有了人类,自然环境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只是,在近代工业革命之后,有了现代科技的武装,人这个既没有鹰的眼睛也没有豹的速度和熊的力量的脆弱生灵,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能力,可以史无前例地"征服"和"控制"
作者
金自宁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
出处
《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
2012年第1期213-231,共19页
关键词
卢曼
现代法律
生态风险
法律系统
沟通理论
法律规范
法律决定
当代中国法律
什么是法律
中国法治
分类号
D912.6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74
同被引文献
144
1
于文轩.
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理论指引下的生态法治原则[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1(4):5-13.
被引量:30
2
徐以祥.
《民法典》中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的规范解释[J]
.法学评论,2021(2):144-154.
被引量:61
3
缪因知.
反欺诈论下的内幕交易类型重构:原理反思与实证检验[J]
.法学家,2021(1):125-141.
被引量:12
4
刘明皓.
从人本法治观到生态法治观——一种法治观念模式的衍更[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4-7.
被引量:6
5
宾凯.
法律悖论及其生产性——从社会系统论的二阶观察理论出发[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0(1):65-73.
被引量:8
6
宾凯.
法律如何可能:通过“二阶观察”的系统建构——进入卢曼法律社会学的核心[J]
.北大法律评论,2006,7(1):353-380.
被引量:28
7
鲁楠,陆宇峰.
卢曼社会系统论视野中的法律自治[J]
.清华法学,2008,2(2):54-73.
被引量:75
8
汪劲.
论现代环境法的演变与形成[J]
.法学评论,1998,16(5):51-61.
被引量:8
9
信春鹰.
当代西方法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J]
.环球法律评论,1995,17(2):9-15.
被引量:27
10
胡鞍钢.
我国可持续发展十大目标[J]
.中国煤炭工业,1999,0(11):10-1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8
1
江必新.
生态法治元论[J]
.现代法学,2013,35(3):3-10.
被引量:24
2
管志利.
新时期生态文明与法治文明的耦合研究——基于卢曼两种理论的融合视角[J]
.党政干部学刊,2015(4):21-25.
3
钭晓东,杜寅.
中国特色生态法治体系建设论纲[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23(6):21-38.
被引量:37
4
王腾茜,张双喜.
青海省生态法治建设格局动态变化及发展新思路[J]
.柴达木开发研究,2019(6):18-21.
5
杜寅.
系统论视阈下环境法律认识论革新[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5):110-122.
被引量:6
6
朱晖,李梦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法哲学阐释[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6(5):11-20.
被引量:5
7
周雪莹,李义松.
生态环境标准“入法”反思——基于71例生态环境损害判例的实证分析[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6(1):94-103.
被引量:1
8
熊敬.
上市公司ESG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优势、法理基础与实现路径[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8(3):74-8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4
1
吴凯杰.
论环境法典总则的体系功能与规范配置[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3):167-188.
被引量:37
2
于文轩.
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理论指引下的生态法治原则[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1(4):5-13.
被引量:30
3
何勤华,蒋羽.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生态法治之路考略[J]
.荆楚法学,2022(3):4-17.
被引量:2
4
张润.
中国生态安全法治建设的成就、经验与路径展望[J]
.公安学研究,2019,0(6):60-80.
被引量:3
5
段泽孝,黄金梓.
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司法权的引入[J]
.湖南社会科学,2013(5):81-84.
被引量:1
6
马波.
论生态安全与政府环境保护责任之关联[J]
.广西社会科学,2015(1):103-108.
被引量:6
7
吴越,唐薇.
政府环境责任的规则变迁及深层法律规制问题研究——基于新《环境保护法》和宪法保护的双重视角[J]
.社会科学研究,2015(2):20-29.
被引量:14
8
冯建英.
依法治国的时代意义——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J]
.南方论刊,2015(3):8-11.
被引量:1
9
焦艳鹏.
论生态文明建设中刑法与环境法的协调[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3):136-141.
被引量:17
10
魏胜强.
生态文明建设与法治建设的关系解析[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7,30(1):82-89.
被引量:1
1
平平.
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J]
.前沿,2004(6):120-122.
2
易外庚,张胜健,蔡荣围.
风险社会中生态文明的性别意识[J]
.鄱阳湖学刊,2012(6):31-39.
3
张劲松.
风险社会的生态政治与经济发展[J]
.社会科学,2008(11):4-10.
被引量:3
4
范红霞,李巧玲.
生态风险社会背景下中国环境犯罪的刑法规制[J]
.求实,2015(1):84-89.
被引量:7
5
白屯.
生态风险与提升民族地区科技应对能力的系统思考[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13(4):384-387.
6
伍玉林,刘彦红,杨淑艳.
当前我党执政为民的一个重大课题——城镇弱势群体问题及其政府定位[J]
.理论探讨,2004(4):114-116.
7
孙文强.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沟通[J]
.学习论坛,1997,13(6):20-21.
被引量:10
8
马嫦云.
基于生态风险社会背景下的中国环境刑法犯罪[J]
.智富时代,2016,0(3X):138-138.
9
马波.
论生态风险视域下政府生态安全保障责任之确立[J]
.法治研究,2013(4):55-61.
被引量:4
10
李友龙.
恐怖活动的象征性标识——以巴黎恐袭案为例[J]
.情报杂志,2016,35(8):25-30.
被引量:1
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