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体育文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8-18,共1页
同被引文献8
-
1许砚田,毛坤,邢庆和.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508-510. 被引量:59
-
2王金龙.现代学校体育改革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2):120-121. 被引量:2
-
3曹玲.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理论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2):45-47. 被引量:4
-
4潘明.体育教学理论的教材流变与超越[J].体育与科学,2002,23(2):13-15. 被引量:1
-
5[2]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理论组[M].沈阳体育学院编印,1975,1. 被引量:1
-
6赵践华.论新中国的体育教育改革[J].体育学刊,1997,(1). 被引量:1
-
7张名福,阎松林.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全书[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 被引量:2
-
8体育保健学教材编写组.体育保健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9
-
1蔡华.对高师体育专业教育实习改革的探讨[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6):42-44.
-
2郭太玮,潘绍伟.新课程标准实施与体育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J].体育学刊,2004,11(5):96-98. 被引量:44
-
3陶宽,沈俊.普通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办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1664-1666. 被引量:9
-
4张武,刘卫民.对高师体育专业教育实习改革的探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1):95-97.
-
5何耀昕,罗林,黎霞芳,张玉华.江西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改革发展的对策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3):277-280. 被引量:1
-
6汪明旗,宋京佳,陈平,王俊奇.对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23):35-36. 被引量:3
-
7朱施成.函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21(6):3-4.
-
8杜江静,徐明,张楠,蒲一川,何颖,廖勇,黄涛,钟菊华.高师体教专业与中小学教学实际结合的探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4(2):105-108. 被引量:1
-
9李宏义.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探析[J].陇东学院学报,2008,19(5):36-38.
-
10张绰庵,刘素卿.高等体育院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3):36-38. 被引量:9
-
1信息台[J].中国学校体育,1990(1):77-78.
-
2编者的话[J].福建体育科技,1985,0(1):2-2. 被引量:1
-
3胡马.枪在手,跟我走[J].足球俱乐部,2011(5):2-3.
-
4李萍.学校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及对策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1):128-129. 被引量:1
-
5汪宇承.我国速度滑冰项目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教训[J].中外企业家,2016(11Z):269-270. 被引量:1
-
6冯国敏.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赛前的心理训练[J].当代体育科技,2014,4(34):145-145. 被引量:1
-
7张国胜.郑州市大学生排球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调查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8(4):41-42. 被引量:1
-
8徐首丽:一群快乐的中国人[J].汽车测试报告,2010(5):45-45.
-
9田小源,于小元.跳高运动员的比赛心理状态及其对策[J].四川体育科学,2009,28(2):51-54. 被引量:2
-
10姚雨,魏友菊.大山的诱惑[J].西藏体育,2009(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