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新青年》的上海文学想象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关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历史意义我们耳熟能详,对其思想大本营《新青年》的研究也汗牛充栋。最近重读《新青年》,注意到有关上海的有趣段子。1917年夏胡适从美国学成归国,先逗留上海十余天,去了书店,看到一本莎士比亚剧本,“原来把会话体的戏剧,都改作了《聊斋志异》体的叙事古文”,要找“新出版的小说,看来看去,实在找不出一部可看的小说”,只是听说“如今最风行的是一部《新华春梦记》”。
作者 陈建华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收获》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0-178,共9页 A Literary Bimonthly Harvest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