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内蒙古城乡居民过春节方式调查为例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为例,以2019年对内蒙古地区城乡居民“过春节”的网络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过春节”方式及其变化,探寻了城乡居民过春节意识与价值取向等,讨论了在网络社会中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路径。
作者
王桂兰
乌仁塔娜
机构地区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出处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9年第12期8-10,共3页
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 Economy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规划特别项目《科左后旗蒙古族教育变迁调查》(项目号MZWHD2015-10)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传统节日文化
文化自信
传承与发展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G226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6
1
董金权,徐柳凡.
文化自觉、符号体系与参与模式——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存发展策略[J]
.长江论坛,2008(3):75-79.
被引量:7
2
宋中发,张明.
论新时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春节为例[J]
.南方论刊,2018(5):88-90.
被引量:6
3
刘锡诚.
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4):74-81.
被引量:13
4
胡世庆,张品兴著..中国文化史[M],1991:348 页.
5
曼纽尔.卡斯特尔,贺佳,刘英.
权力社会学[J]
.国外社会科学,2019,0(1):129-138.
被引量:10
6
黄桂萍,苏婉.
网络社会的规训与惩罚[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1):63-67.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李强.
职业共同体:今日中国社会整合之基础——论“杜尔克姆主义”的相关理论[J]
.学术界,2006(3):36-53.
被引量:50
2
苑利,顾军.
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1(1):34-40.
被引量:36
3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M]∥傅杰.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被引量:8
4
谢肇淛.五杂俎[M].上海:上海书店,2001..
被引量:18
5
高占祥.民族文化的盛典[M]//中国民族节曰大全.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1.
被引量:1
6
顾颉刚.论中国的旧历新年[J].民间月刊,1932(3).
被引量:1
7
刘锡诚.道不尽的春节[N].人民日报,2012-01-26.
被引量:1
8
刘锡诚.嘉兴端午习俗民间故事[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
被引量:1
9
司马迁.史记.天官书: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1340.
被引量:1
10
吴淑.事类赋注.岁时第二[M].冀勤,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89:9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5
1
吕青,宋亚萍.
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特色与价值的文化生态探析[J]
.求索,2014(11):175-179.
被引量:5
2
甘代军,李银兵.
传统节日的总体性与人性反思[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5):46-50.
被引量:1
3
任倩,刘慧斌,石庆波.
大学生中国传统节日认知度调查——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J]
.企业导报,2010(2):244-245.
被引量:9
4
窦蓓,李晓宁.
传统节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发展[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5(1):106-108.
被引量:7
5
王慧.
传统节日复兴问题文献综述——兼谈对新兴节庆活动的关注[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3):108-112.
被引量:2
6
刘雪媛,梁雪竹.
浅析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
.戏剧之家,2015(16):267-267.
被引量:5
7
庄茵茜,孙正国.
中国传统节日高校传承的实践与思考——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个案[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5,7(4):148-152.
被引量:3
8
匡野,陆地.
西方节日在我国有效传播的归因及规律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4):87-90.
被引量:7
9
韩文静.
数字广告对节日文化的承载与传播[J]
.青年记者,2017,0(15):56-57.
被引量:1
10
马悦.
高校强化传统节日文化育人功能与实践研究[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4(4):40-4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6
1
吴广,褚兴彪.
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实意义和路径选择[J]
.美与时代(城市),2020,0(1):103-104.
被引量:5
2
鲁鲜亮.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探析[J]
.汉字文化,2022(8):169-171.
被引量:9
3
袁帅子.
论当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
.祖国,2019,0(15):73-74.
被引量:2
4
王隽.
浅析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J]
.文化产业,2019,0(13):27-28.
被引量:3
5
常小宇,周雨凡.
传统节日过节现状及传承建议调查报告[J]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6(5):26-32.
被引量:3
6
于良杰.
高校美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逻辑、价值和路径[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1):57-6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吴广,褚兴彪.
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实意义和路径选择[J]
.美与时代(城市),2020,0(1):103-104.
被引量:5
2
邹少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为例[J]
.文化产业,2023(6):74-76.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吴佩辰,曹翔宇.
浅谈中国唐朝文化对日本社会发展的影响[J]
.作家天地,2021(9):89-90.
2
王悦.
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困境和实践路径[J]
.汉字文化,2023(12):64-66.
被引量:4
3
张梦晴.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文化内涵和弘扬发展[J]
.汉字文化,2023(10):46-48.
4
王平.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时代价值探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8):71-72.
被引量:1
5
董蓉蓉.
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活动的德育价值及其转化[J]
.江苏教育,2022(7):15-17.
被引量:1
6
邹少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为例[J]
.文化产业,2023(6):74-76.
被引量:6
7
张继焦,吴玥.
从族别标识到文化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多民族共有节日建设[J]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3,25(4):293-299.
被引量:1
8
杨真.
媒介融合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传播[J]
.传播力研究,2024,8(8):19-21.
9
刘笑男.
传统文化元素在数字广告中的传播应用研究[J]
.包装工程,2024,45(10):369-376.
10
李彦欣,景建民,张迪.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2024(13):58-60.
1
龚静.
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J]
.成长,2019,0(4):125-126.
2
屈颖,马咏梅.
旅游业对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33(5):85-85.
被引量:6
3
郝媛媛.
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探究[J]
.家教世界,2019,0(18):62-64.
被引量:2
4
邬媛媛,高翠玲.
和林格尔县农民培训评估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19,39(14):171-174.
5
黄文琳,张强,孔冬冬,顾西辉,孙鹏,胡畔.
1982—2013年内蒙古地区植被物候对干旱变化的响应[J]
.生态学报,2019,39(13):4953-4965.
被引量:55
6
牛丽娟,阙龙凯,郑学金,安婷婷.
2018年8月31-9月1日张掖市区域性暴雨过程分析[J]
.农村科学实验,2019,0(18):100-101.
被引量:1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9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