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丁玲在1940年前后创作的三篇农村妇女题材小说为分析对象,考察丁玲这一时期对农村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考。1940年代的陕北农村妇女承受着来自战争、习俗、贫穷、劳动、生育等多方面的重压,虽然革命政权在村庄里做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和民主化改革,但改善农村妇女的生活和精神状况仍面临多重困难。在《新的信念》和《我在霞村的时候》中,丁玲探讨了将女性身体和心灵长期累积的痛苦转化为积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资源的可能性。《夜》则不无忧虑地揭示了在革命政权下新、旧两类妇女都隐含着的主体性危机,尤其表达了对那些孤弱无奈的落后妇女的生活和命运的关切。随着对中国农村社会和农村妇女命运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丁玲的写作也逐渐从聚焦个人的斗争和成长,转向对个人觉醒和社会变革的交互关系的思考。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7-155,共19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