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陈寅恪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陈寅恪先生(一八九○——一九六九年),江西修水县人,生于湖南长沙。祖父陈宝箴,是当时的维新派;父亲陈三立,是著名诗人。陈先生少年时代在长沙读书,一九○二年随同长兄衡恪(字师曾,名画家)去日本,在巢鸭弘文学院学习,一九○五年回国。
作者
王永兴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中国史研究动态》
1979年第8期11-14,共4页
Trends of Recent Research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a
关键词
陈寅恪
少年时代
修水县
陈宝箴
维新派
陈三立
文学院
长沙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20
1
党圣元.
钱钟书的文化通变观与学术方法论[J]
.中国社会科学,1999(4):180-197.
被引量:20
2
胡晓明.
陈寅恪与钱钟书:一个隐含的诗学范式之争[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0(1):67-73.
被引量:32
3
趙儷生.
北魏末的人民大起義——“中国农民戰爭史”之一节[J]
.文史哲,1953(5):48-55.
被引量:1
4
胡戟.
陈寅恪与中国中古史研究[J]
.历史研究,2001(4):145-156.
被引量:19
5
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被引量:47
6
[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42-343页.
被引量:7
7
[7]季羡林.《纪念陈寅恪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序[C].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被引量:1
8
[9]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须达起精舍因缘曲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74.
被引量:1
9
[13]吴其昌.《罗音室学术论著》第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被引量:1
10
勒高夫.《新史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1-4页.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
1
刘玉峰.
隋唐史研究的若干思考[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4(4):104-108.
被引量:1
2
刁生虎.
陈寅恪与钱钟书学术思想及治学方法之比较[J]
.史学月刊,2007(2):90-103.
被引量:10
3
孙彩霞.
陈寅恪先生的比较文学研究[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1):51-57.
被引量:2
4
胡文辉.
陈寅恪与唯物史观[J]
.历史教学问题,2018(2):29-3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杨果.
“打通”:方法还是目的?——“钱学”方法论“打通说”献疑[J]
.浙江社会科学,2013(8):138-145.
被引量:1
2
雷恩海.
论韩愈对陆贽的认同与接受[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4):42-48.
被引量:4
3
宋剑祥.
善于利用图书馆治学的读者——钱钟书[J]
.新世纪图书馆,2009(5):101-104.
4
刘海飞.
王国维与陈寅恪为学之比较[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109-112.
被引量:1
5
孙玲玲.
陈寅恪影响研究探析——论《<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J]
.学语文,2015(3):61-62.
被引量:1
6
刁生虎.
古典学术的话语还原与理论变新——兼论李桂奎《中国小说写人学》的学术范式意义[J]
.社会科学论坛,2015(9):243-249.
7
黄思敏.
新世纪以来关于陈寅恪文学研究方法的研究综述[J]
.文学教育,2018,0(25):135-137.
8
李珍.
陈寅恪档案文献鉴辨思想与方法体系探析[J]
.档案与建设,2018,1(11):4-8.
被引量:1
9
杨果,张露.
近三十年钱锺书诗学方法论研究述评[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7(2):18-27.
10
陶家俊.
现代风中的伦敦文学景观:重构钱锺书牛津英文笔记中的英国现代文学场[J]
.外国语文,2019,35(5):38-45.
被引量:1
1
刘汝杰.
名人体育[J]
.体育师友,1985,0(2):49-49.
2
顾农.
周建人与鲁迅(四题)[J]
.上海鲁迅研究,2014(1):92-103.
3
李麟儒.
时危始识不世才[J]
.中国人才,2019,0(4):62-63.
4
田振宇.
罗振玉与《化度寺邕禅师塔铭》漫论[J]
.中国书法,2019(9):44-55.
5
刘奎.
鲁迅有关国民性思想的起源[J]
.读书,2019,3(4):94-98.
被引量:5
6
阳海洪,阳海燕.
论文化领导权与晚清湖南时务学堂新旧事件[J]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8,0(1):164-175.
7
吴作桥.
2005年版《鲁迅全集》注释补正十二则[J]
.上海鲁迅研究,2013(3):147-151.
8
寇志明,黄乔生(译).
鲁迅早期论文中的语言学意图:用文言为汉语文学创造“纯正”词汇[J]
.上海鲁迅研究,2006(2):215-226.
被引量:5
9
黄健.
鲁迅经典的“立人”价值——读叶继奋的《文学人学论视阈中的鲁迅经典》[J]
.上海鲁迅研究,2012(4):165-168.
10
张蕴.
从李宪墓壁画人物职官谈墓主葬制规格[J]
.乾陵文化研究,2005(1):187-189.
被引量:2
中国史研究动态
197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