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很多学者都认为Hp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文献上称之为Hp相关性胃炎(HPAG)[1]。Hp相关性胃炎在中医没有特定病名,根据临床症状归属“痞满”、“胃脘痛”等范畴,现代中医认为Hp感染属“邪气”范畴,是胃病发生的重要因素[2]。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就本病与Hp感染的关系及本病的治疗做出了很多研究,但对于抗Hp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机理的研究还鲜有报道。所以,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本病抗Hp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特点,来探讨本病抗Hp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机理,为中医药研究本病提供一些新的参考依据和临床资料。笔者将收集的118例慢性胃炎伴Hp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将不同分型患者抗Hp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出处
《湖北中医杂志》
2019年第5期46-49,共4页
Hu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年基金(项目编号:2016QN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