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江湖儿女》:“符号现实主义”与贾樟柯电影的“现实感”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于当代中国电影而言,贾樟柯电影的出现,意味着以"现实感"为核心的情感结构与电影美学开始变得成熟。在贾樟柯电影的地方性与长镜头等技法以外,"现实感"的内在核心,呈现为现实与历史的辩证、生活与政治的辩证。是对变化中的中国现实的关注,以及对真实的生活的尊重与凝视,这注定让贾樟柯的电影存在一种流逝的诗意。
作者
刘春
机构地区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75,共5页
New Film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民族性研究"(批准号为16ZW054)
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贾樟柯
《江湖儿女》
符号现实主义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1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李陀,崔卫平,贾樟柯,西川,欧阳江河,汪晖.
《三峡好人》:故里、变迁与贾樟柯的现实主义[J]
.读书,2007(2):3-31.
被引量:77
2
张洁.
贾樟柯电影中的噪音、沉默和音乐[J]
.艺术百家,2010,26(A02):330-332.
被引量:7
3
张旭东,王钦译.
消逝的诗学:贾樟柯的电影[J]
.现代中文学刊,2011(1):52-59.
被引量:23
二级参考文献
7
1
阮艳萍.
DV媒介对创作心态影响之研究——以贾樟柯《任逍遥》为例[J]
.电影文学,2008(17):23-24.
被引量:1
2
[匈]巴拉兹(B·Balazs) 著,何力.电影美学[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被引量:1
3
杨非,商玲.
贾樟柯 难道我所有电影都要拍县城?[J]
.南方人物周刊,2009(10):64-68.
被引量:3
4
王笑冬.
论贾樟柯电影中的“故乡”[J]
.电影文学,2009(6):72-73.
被引量:2
5
刘敏.
《二十四城记》贾樟柯访谈 影片背后是中国50年历史[J]
.电影世界,2008,0(6):42-43.
被引量:3
6
吕新雨.
从彼岸开始——新纪录运动在中国[J]
.天涯,2002,0(3):58-72.
被引量:4
7
范小伟,李群,甘浩.
现代中国文化格局的迁动与新文学走向[J]
.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17(3):15-17.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01
1
陆万胜,赵亮.
当代中国电影的两难选择——张艺谋和贾樟柯电影创作的比较研究[J]
.潍坊学院学报,2008,8(1):20-24.
被引量:1
2
马玲丽.
电影如何与现实对话——漫评《苹果》[J]
.长城,2009(2):114-115.
3
许玉庆.
意象世界与民族国家的镜像隐喻——评贾樟柯的《三峡好人》[J]
.电影文学,2008(1):47-49.
被引量:3
4
令狐兆鹏.
废墟上升腾起的诗意——从《三峡好人》看贾樟柯作品的美学风格[J]
.电影文学,2008(21):61-62.
5
刘斌.
在“结束”之后——从《三峡好人》到《图雅的婚事》[J]
.电影文学,2007(18):30-31.
6
田怡.
现代性体验下的人文关怀——《三峡好人》的影像内涵[J]
.红岩,2012(S2):28-31.
7
刘卫东.
被戏剧化的“溺水者”——论新世纪的“底层文学”[J]
.扬子江(评论),2009(4):29-32.
被引量:3
8
刘可文.
纪实与虚构——论电影《三峡好人》的叙事策略[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7-80.
被引量:2
9
简璞.
论《三峡好人》对电影艺术现实主义的传承[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5):110-115.
被引量:1
10
张伟兵.
变迁时代的命运轨迹与社会公正的表达--评电影《三峡好人》的本质与价值诉求[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2):104-108.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2
1
姚远.
对真实的追求——与张阳谈《江湖儿女》声音设计[J]
.电影艺术,2018(6):154-158.
被引量:3
2
张翾茜,周星.
《山河故人》:跨越时空的情感书写[J]
.电影评介,2016(3):14-16.
被引量:1
3
徐竟涵.
“剧情之外的美感”——浅析贾樟柯“混杂性”的纪实美学[J]
.当代电影,2016(6):151-155.
被引量:11
4
杨震.
论《山河故人》的地域文化叙事[J]
.电影文学,2016(22):107-109.
被引量:1
5
张放.
探究贾樟柯电影的纪实美学特征[J]
.电影文学,2017(5):66-68.
被引量:3
6
杨艺.
电影符号学视阈中“羊”符号的运用研究——以影片《暴裂无声》为例[J]
.传播与版权,2018(9):86-88.
被引量:3
7
王天昊,孙宇.
符号学视阈下《至爱梵高·星空之谜》的叙事特征分析[J]
.电影文学,2018(19):141-145.
被引量:4
8
王丽.
现实主义视域下的《江湖儿女》[J]
.电影文学,2018(24):130-132.
被引量:2
9
魏萍.
《终结者》的暴力文化符号解读[J]
.电影文学,2018(24):154-155.
被引量:1
10
郭增强,杨柏岭.
“儿女的江湖”:贾樟柯电影的空间叙事[J]
.电影文学,2019(2):80-82.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刘锦滢,侯凯.
基于符号学视野下的杨德昌电影探析——以《一一》为例[J]
.莆田学院学报,2019,26(3):74-78.
2
张之琨.
《江湖儿女》的纪实美学表达[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20(4):66-67.
3
张子霖.
虚实之间--贾樟柯电影美学风格流变研究[J]
.中国报业,2021(18):64-6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黄永胜,廖璇.
数字时代电影美学新动向探析[J]
.声屏世界,2022(13):54-56.
1
鄢美芬.
小学品德与社会情感教育分析[J]
.新课程导学,2018,0(11):20-20.
2
陈默.
陈默:当今孩子活在“第三只笼子”里[J]
.家教世界,2018(9Z):50-53.
3
郝悦.
中学政治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山西青年,2019(4):97-98.
4
尧耳.
郭帆《流浪地球》 中国式科幻大片[J]
.普洱,2019,0(2):120-120.
5
战迪.
观念、身份、结构:当代中国电影对国家形象塑造的建构主义机制与路径[J]
.当代电影,2019(2):78-84.
被引量:7
6
马川.
“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证研究——基于近两万名2018级大一学生的数据分析[J]
.思想理论教育,2019(3):95-99.
被引量:142
7
王之若,杨歆迪.
言志与缘情:当代中国电影的诗性结构研究[J]
.电影艺术,2019(1):88-93.
被引量:9
8
马建秦.
城市地下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安全文化培育[J]
.工程管理学报,2018,32(6):75-80.
9
郁添渊,曹磊.
探索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的应用——以居住空间室内设计为例[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25(12):92-93.
被引量:47
10
赵王柳.
跨国电影中的民族性问题探讨——兼论贾樟柯作品《站台》[J]
.文艺研究,2019,0(2):117-129.
被引量:3
电影新作
201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