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鲟鱼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3

Study on diversity of gut microbiota of sturgeon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从贵州省水产研究所惠水试验基地采集杂交鲟鱼、养殖水体及饲料等样品,对鲟鱼前肠、中肠及后肠肠道微生物、养殖水体及饲料等样品微生物DNA进行提取扩增,结合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手段,对鲟鱼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前肠、中肠、后肠及水样等样品为主要优势菌群,丰度分别为75. 0%、57. 4%、66. 0%、50. 8%。饲料样品中蓝细菌(Cyanobacteria)丰度最高,为59. 5%。属水平分析,前肠样品组G6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丰度最高,为23. 18%,其次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7. 23%)、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3. 73%)、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2. 47%)、unidentified Marinilabiaceae(2. 43%)、Sedimenticola(2. 20%)。中肠样品组G7中,以unidentified Marinilabiaceae(4. 22%)、Sedimenticola(3. 13%)、地杆菌属(Geobacter,2. 60%)、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2. 37%)、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1. 74%)、气单胞菌属(Aeromonas,1. 40%)为主。后肠样品组G8中,主要包括气单胞菌属(Aeromonas,0. 52%)、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0. 47%)、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0. 13%)、Sedimenticola(0. 07%)、unidentified Marinilabiaceae(0. 06%)、unidentified Chloroplast(0. 03%)。前肠、中肠肠道微生物类型及丰度差异不大,后肠细菌和前、中肠内细菌差异明显。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4期164-167,共4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编号:黔科合J字LKN[2013]11号)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项目(编号:黔农科院院专项[2014]012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660746) 贵州省特色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编号:GZCYTX201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52

共引文献80

同被引文献60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