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探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工科建设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供给侧结构调整难以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了解决工程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新工科内涵与特征出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实习基地为依托、以项目研发为手段、以政府为主导、以卓越班建设为平台的多方协同育人模式。
作者
陈龙
贾凯
张志波
机构地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出处
《青年与社会(下)》
2018年第12期248-248,共1页
Youth and Society
关键词
新工科
高校
多方协同育人模式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
1
梁慧锋,王秀玲,蔡振禹,吴远远,董丽丽.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实践教学“协同育人”模式探索[J]
.文教资料,2018(1):186-187.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7
1
蒋景龙,沈季雪,蒋超,徐卫平.
“政产学研”在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5(47):58-59.
被引量:1
2
程凡,文胜,库宗军,汪连生.
材料化学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浅谈[J]
.大学教育,2015(12):124-125.
被引量:11
3
秦琴.
中国工程教育“政产学研”合作机制与模式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16(22):52-54.
被引量:6
4
钟登华.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5(3):1-6.
被引量:3273
5
陆国栋,李拓宇.
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5(3):20-26.
被引量:700
6
林健.
深入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组织和实施[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5(5):18-31.
被引量:139
7
李志鸿,邹复民.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学科建设路径探析——以福建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为例[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7,15(5):486-490.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
7
1
汤卫东,李永胜,刘美玲,张桂芬.
创新创业背景下计算机专业校企协同培养策略的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106-108.
被引量:3
2
赵扬,何璐红,张秀涛.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信息化的化工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4):214-215.
被引量:8
3
肖智勇.
创新创业教育引领下新工科专业产业化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8(7):138-140.
被引量:1
4
张丽娟,陆杰,王金果,袁海宽,刘锡建.
新工科背景下的化工过程与工艺课程设计实践教学[J]
.山东化工,2021,50(2):193-194.
5
罗泽鹏.
创新创业背景下计算机专业校企协同培养策略探讨[J]
.科技风,2021(17):92-93.
被引量:1
6
李琛,王巍,刘兵,张希栋.
以开放创新实验辅助专业课实现育人目标的改革与实践[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1(7):35-36.
被引量:3
7
王参军,王肖烨,李春磊,张柯.
结果导向的实习实训保障制度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J]
.科技与创新,2021(17):47-4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8
1
向美来,易伟松.
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工科建设途径——北美合作教育启示录[J]
.中国高校科技,2019(1):80-84.
被引量:20
2
潘睿.
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教育的新模式研究[J]
.民营科技,2015(3):258-258.
被引量:1
3
原帅,宋宜斌,张志刚,姚燕娜,邹晓宁.
基于校企共建的独立学院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
.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2):146-147.
被引量:7
4
郑亚,李坤鹏.
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研究[J]
.西部皮革,2018,40(10):31-31.
被引量:5
5
丁娇娇.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家校合作教育机制研究[J]
.办公室业务,2018,0(15):190-190.
被引量:1
6
原帅,宋宜斌.
独立学院校企共建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1):159-160.
被引量:3
7
汤丽萍.
新工科视阈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创新研究[J]
.中州大学学报,2019,36(1):100-104.
被引量:31
8
王春东,朱百禄,莫秀良.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J]
.教育进展,2019,9(5):519-523.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2
1
原帅,张娟,郭英彪.
地方应用型高校多方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J]
.科技资讯,2022,20(3):147-150.
被引量:4
2
杜兴亮.
新工科背景下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
.河南建材,2022(3):161-163.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刘瑞平,韩鹏,李亚男,王琪.
新工科背景下能源院校材料类专业的改革与实践[J]
.科技资讯,2023,21(5):161-164.
2
李少波,王磊,朱传奇,范浩,胡浩,刘斌.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教学[J]
.科技资讯,2023,21(5):165-168.
3
江文杰.
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保护创新路径研究——以菏泽学院鲁筝艺术博物馆为例[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16):104-109.
4
赵军富,李海荣,杜海渊,庞润芳,王猛.
“新工科”视域下高校协同育人创新模式研究[J]
.鹿城学刊,2023,35(3):73-75.
1
钱清华.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国际人才英语能力OBE培养模式探究[J]
.青年与社会(中),2018,0(11):64-65.
被引量:1
2
张枫.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内涵与特征[J]
.黑河学院学报,2018,9(11):36-38.
被引量:4
3
吴玺玫.
高职教育创新驱动发展精准对接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8,0(24):25-29.
被引量:5
4
王洪飞,闫方伟.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研究[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3):61-63.
被引量:8
5
高生平,李会,王清政,赵志刚.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课堂模式改革——以南京工业大学浦江为例[J]
.青年与社会(下),2018,0(12):110-110.
6
郭瑞波,郭川军,侯菡萏.
服务地方经济的计科专业工程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8(32):85-86.
被引量:1
7
赵万民,王华,李云燕,王正.
中国城市住区的历史演变、现实困境与协调机制——基于社会与空间的视角[J]
.城市规划学刊,2018(6):20-28.
被引量:25
8
万天宇.
“两微一端”平台对高校统战工作实效性影响探究[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4):101-105.
9
高崚嶒.
城市水环境基础设施PPP项目优化研究[J]
.价值工程,2018,37(34):65-66.
被引量:2
10
宋歌.
《华盛顿协议》视域下工程科技人才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探析[J]
.高教论坛,2018(12):76-78.
被引量:4
青年与社会(下)
201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