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传统方式种植小麦低产原因及增产施肥原理与技术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小麦传统种植方式低产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和说明,并运用施肥技术与原理,以肥料高效利用的角度提出了小麦增产的措施,以期对实际农业生产做出相应指导,为现代小麦高产高效施肥技术体系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
张娴莹
关华薇
机构地区
沈阳工学院生命工程学院
出处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7期198-199,共2页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 Equipments
关键词
小麦
传统种植
施肥原理与技术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64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8
1
栾桂霞,周美文,陈春明.
小麦超高产施肥技术[J]
.农技服务,2008,25(12):44-44.
被引量:5
2
赵广才.
小麦优势蘖利用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9(2):44-48.
被引量:21
3
张运红,杜君,孙克刚,和爱玲,张玉亭.
小麦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进展[J]
.磷肥与复肥,2015,30(11):44-48.
被引量:13
4
杨慧霄.
试析小麦施肥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15,35(10):42-42.
被引量:1
5
于丽红,周冬菊.
浅谈冬小麦的施肥技术[J]
.现代农业,2010(9):42-42.
被引量:1
6
韩一军.
我国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J]
.农业展望,2010,6(11):25-28.
被引量:19
7
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杨玉双,冯金凤.
中国小麦生产发展潜力研究报告[J]
.作物杂志,2012(3):1-5.
被引量:95
8
钟永玲,曹慧.
中国小麦产业发展现状、调控政策及建议[J]
.农学学报,2011,1(10):49-54.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81
1
赵广才.
中国小麦种植区域的生态特点[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4):684-686.
被引量:34
2
赵广才.
中国小麦种植区划研究(一)[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5):886-895.
被引量:158
3
许鑫,张浩,席磊,马新明,王举才.
基于WebGIS的小麦精准施肥决策系统[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S2):94-98.
被引量:33
4
王秀,赵春江,孟志军,陈立平,潘瑜春,薛绪掌.
精准变量施肥机的研制与试验[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5):114-117.
被引量:94
5
赵广才.
冬小麦主茎和分蘖的植株性状及分蘖合理利用的研究[J]
.莱阳农学院学报,1993,10(1):5-11.
被引量:11
6
于格,刘爱民.
中国小麦的耕地竞争力及其对小麦供求平衡的影响[J]
.资源科学,2005,27(1):60-63.
被引量:8
7
王茹芳,张夫道,刘秀梅,张树清,何绪生,王玉军.
胶结型缓释肥在小麦上应用效果的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3):340-344.
被引量:46
8
王绍中,季书勤,刘发魁,张玲,邓克已.
小麦品质生态及品质区划研究——Ⅱ.生态因子与小麦品质的关系[J]
.河南农业科学,1995,24(11):3-6.
被引量:41
9
刘正学,刘飞,李宝强,王靖,朱新亮.
节水型小麦施肥模型与经济效益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6):61-63.
被引量:2
10
郭程瑾,李宾兴,周彦珍,李雁鸣,肖凯.
不同磷效率小麦品种的磷吸收特性[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6,7(1):49-53.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
164
1
刘哲文,郭丹丹,常旭虹,王德梅,王艳杰,杨玉双,刘希伟,王玉娇,石书兵,赵广才.
强筋小麦花后氮素积累和转运对氮肥追施时期和比例的响应[J]
.作物杂志,2023(6):114-120.
2
梁丹辉,江晶,李雪.
山西省小麦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13-18.
被引量:7
3
吴海燕,张翠玲,王蕾.
小麦施肥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1):192-192.
被引量:3
4
倪爱民.
宿州市埇桥区小麦高产攻关栽培技术规程[J]
.农技服务,2009,26(6):7-8.
被引量:3
5
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李振华,于广军,李辉利.
冬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9,29(4):690-695.
被引量:46
6
张艳洁.
小麦精确施氮及校正对比肥效试验[J]
.农技服务,2009,26(8):52-52.
7
张娟,武同华,王西芝,白洪立,王立功,李洪梅.
兖州市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11,43(6):52-54.
被引量:13
8
钟永玲,曹慧.
中国小麦产业发展现状、调控政策及建议[J]
.农学学报,2011,1(10):49-54.
被引量:19
9
姜楠,张晓颖,韩一军.
我国西北地区小麦产业发展研究[J]
.农业展望,2012,8(5):28-32.
被引量:5
10
李朝苏,汤永禄,吴春,黄钢.
播种方式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建成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8):36-43.
被引量:57
同被引文献
7
1
米楠.
不同播期对大豆生育进程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3):75-77.
被引量:9
2
陈满,汪小旵,孙国祥,李永博,张璐.
冬小麦精准播种施肥控制系统研究[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37(9):24-27.
被引量:11
3
陈金,赵斌,衣淑娟,戈天剑,赵雪,肖跃进.
我国变量施肥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J]
.农机化研究,2017,39(10):1-6.
被引量:46
4
商红星.
绿色小麦栽培技术推广意义与田间管理研究[J]
.报刊荟萃(下),2018,0(2):104-104.
被引量:1
5
闫向泉,孟自力,朱倩,倪雪峰,朱伟.
小麦高产施肥模式及效益分析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18(7):71-72.
被引量:2
6
吴旭,邱伟,李彩林,刘晓静.
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2017(10):109-109.
被引量:7
7
赛里古力.希日甫.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的推广策略研究[J]
.山西农经,2018(13):86-86.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2
1
聂宗岳,赵彬,陈庆富,聂红艳.
荞麦不同播期对产量的影响[J]
.新农民,2020(34):33-34.
2
孙燕.
山东淄博周村区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及其推广[J]
.农业工程技术,2021,41(35):72-7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赵娟.
小麦种植技术与施肥管理研究[J]
.河北农机,2022(17):124-126.
2
李吉翠.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推广策略[J]
.种子科技,2023,41(1):115-117.
被引量:8
3
马月霞,张敏.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推广[J]
.农家科技(理论版),2023(9):31-33.
被引量:1
4
尹安军.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及其田间管理的推广策略[J]
.农村科学实验,2023(14):43-45.
5
晏凯.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小麦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
.农家科技,2024(16):52-54.
1
赵彦华.
核桃低产原因及增产措施[J]
.山西果树,2018(4):24-26.
被引量:1
2
李卫青.
分析花生低产原因及提高单产的栽培技术措施[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8(3):45-46.
被引量:1
3
马洪波,孙若晨,吴建燕,张永春.
控失尿素和含锌锰尿素对小麦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3):8-13.
被引量:13
4
徐惠春.
毛泽东思想使我懂得种样板田是为什么[J]
.东北农业科学,1966,26(1):55-57.
5
王后新,吴彦强,李天华,耿爱军,李玉华,侯加林.
我国大葱收获机械及关键技术研究现状[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8,39(8):67-71.
被引量:14
6
W.R.Young,G.I.Teeles,姜堤.
高粱的几种主要害虫及其防治[J]
.园艺与种苗,1981,0(4):15-17.
7
王韬.
金湖县小麦高产增效创建的实践与思考[J]
.农家参谋,2017(13):20-20.
被引量:1
8
胡传中.
潢川县小麦、油菜、水稻高效施肥技术[J]
.河南农业,2018(2):16-16.
9
刘长彦,汤红伟.
秦巴山区荞麦低产原因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8(15):34-35.
被引量:2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