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话语权提升研究——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媒体时代,普通受众获得了个体话语权,"沉默的大多数"拥有了自由言说的平台。话语权日益分众化,"众声喧哗"争锋主流声音,传统媒体面临着话语权危机。传统媒体的出路在哪里?重塑话语体系,打造亲民风格,追求客观公正,做到权威发布,才能不断巩固话语权。在这方面,中国化的新闻专业主义具备现实的适用性,其专业性的价值值得借鉴。
作者
张杰
机构地区
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
出处
《今传媒》
2016年第10期133-134,共2页
Today's Mass Media
关键词
新媒体
新闻专业主义
传统媒体
话语权
分类号
G21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1
李渊航.
从冲突性报道看《南方周末》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或背离[J]
.新闻知识,2010(5):22-24.
被引量:5
2
李良荣.
公共利益是中国传媒业立足之本[J]
.新闻记者,2007(8):3-5.
被引量:33
3
李彬,马学清.
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责任感和建设性[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3):187-188.
被引量:10
4
关琮严.
试论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四大源流[J]
.新闻研究导刊,2012,3(11):28-31.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温飚.
英国广播公司的改革之路[J]
.视听界,2004(5):78-83.
被引量:13
2
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化与建构》[J].http//www.jour.nccu.edu.tw/mcr/0071/03.html.
被引量:1
3
邓科主编.《后台》[C].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12 P204.
被引量:1
4
傅剑锋接受网易的访谈录 http://news.163.com/05/1108/11/221IM8h20001124T.html.
被引量:1
5
张志安.《报道如何深入》[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1)P47.
被引量:1
6
《一个传闻,瓜农赔了3000万》,《新民晚报》,2006年8月17日
被引量:2
7
[美]菲利浦·纳波里.《基础原则和传播政策》,《国际传媒政策新视野》第43页,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被引量:1
8
《致读者》,《人民日报》,1957年7月1日
被引量:1
9
李新颖.
中国近代报刊“文人论政”的嬗变过程[J]
.学术交流,2008(5):187-190.
被引量:5
10
林克勤.
从专业自觉到理论重构--中外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实践比较[J]
.当代传播,2008(6):103-105.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49
1
董书华.
媒体监督与监督媒体——以农夫山泉“标准门”为例的探讨[J]
.东南传播,2013(7):41-43.
被引量:2
2
杨雨丹.
2007年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研究综述[J]
.新闻大学,2008(1):64-69.
被引量:2
3
蒋波.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媒体信访工作[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2):60-62.
4
杨雨丹.
2007年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研究综述[J]
.新闻传播,2008(10):10-14.
被引量:2
5
卢迎安.
重建媒介公共性:现实困境与学术焦点——新世纪以来媒介公共性研究述评[J]
.新闻知识,2009(4):16-18.
被引量:1
6
朱清河.
论新闻职业公共性的实现困境与途径[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70-75.
被引量:5
7
陈相雨.
媒体舆论监督和公众政治参与[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7):146-150.
被引量:15
8
朱清河.
新闻职业公共性渊源与现实困局审析[J]
.甘肃社会科学,2009(5):109-112.
被引量:1
9
聂静虹,梅琼林.
公共性视野下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J]
.河南社会科学,2010,18(1):176-179.
被引量:8
10
周晓红.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预警性经济新闻初探[J]
.新闻记者,2010(4):8-1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4
1
杨梅.
新闻公正性原则的理论与实践[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126-128.
被引量:1
2
陈力丹,闫伊默.
新闻真实与当前新闻失实的原因[J]
.新闻传播,2007(7):9-12.
被引量:36
3
郝佳.
如何把握突发事件报道的倾向性[J]
.新闻窗,2013(4):18-18.
被引量:3
4
孙愈中.
力戒电视新闻拍摄剪辑中的主观性的片面性[J]
.视听界,2002(3):91-91.
被引量:1
5
刘秉银.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坚守话语权[J]
.青年记者,2015(27):40-41.
被引量:4
6
孙瑾瑾.
新媒体时代传统主流媒体如何增强话语权[J]
.新闻世界,2015(11):151-152.
被引量:5
7
杨驰原.
西方两大新闻事件背后的新闻博弈与观察思考[J]
.传媒,2016(15):25-26.
被引量:1
8
杨保军.
新闻真实需要回到“再现真实”[J]
.新闻记者,2016(9):4-9.
被引量:42
9
刘建明.
新闻真实空壳论的范畴拯救[J]
.新闻爱好者,2016(9):5-9.
被引量:4
10
聂智,邓验.
自媒体领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及衡量维度[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45(5):69-74.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4
1
孙愈中.
新闻报道客观性与倾向性的再探讨[J]
.新闻论坛,2017,31(3):44-47.
被引量:10
2
王海虹.
电视新闻节目后期编辑制作技术的相关研究[J]
.现代交际,2018(1):225-225.
被引量:2
3
王立武.
论媒体格局变革下话语权与引导力的重要性[J]
.新闻研究导刊,2018,9(4):1-2.
被引量:2
4
蓝敏妮.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坚守话语权[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11):287-288.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黄菲菲.
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舆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J]
.新闻研究导刊,2020,0(1):67-68.
被引量:2
2
李桂花.
新闻节目的后期制作与包装技术研究[J]
.中国传媒科技,2019,0(5):95-96.
被引量:5
3
林芸.
多维度报道避免新闻倾向性和客观性的失衡[J]
.东南传播,2019(5):150-151.
4
沈潇.
对新闻摄影真实性问题的再探讨[J]
.采写编,2020(4):21-23.
被引量:1
5
黄予春.
研究电视节目后期编辑制作技术的应用创新[J]
.环球首映,2020(1):134-134.
被引量:2
6
王春艳,金昳旻,刘如良.
建设性新闻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J]
.采写编,2021(1):23-24.
7
蒋国瑾.
广播系列报道采制侧重点探究[J]
.新闻文化建设,2021(5):122-123.
8
钱毅君,冯绘宁,孙愈中.
从党媒平台的拓展谈喉舌功能的强化[J]
.新闻论坛,2021,35(3):110-113.
被引量:1
9
韦宁.
突发事件采写中新闻倾向性把握的思考[J]
.传播力研究,2020,4(30):85-86.
10
赵娜.
社交媒体时代下新闻媒体话语权的再构[J]
.新闻文化建设,2021(19):41-42.
1
周攀(采访者),杨颖桦(采访者),胡颖君(采访者),罗文婧(采访者),黄匡宇(被采访者).
好看好听是当代电视存活的基础——从形式与内容谈地面频道的生存之道[J]
.南方电视学刊,2007(6):30-33.
2
詹丽丹,陈秋兰.
围观的力量[J]
.消费,2012(24).
3
沉默的大多数[J]
.品质,2011(2):1-1.
4
潘知常.
“沉默的大多数”与媒体市场的“双赢”、“群赢”时代[J]
.广告导报,2004(27):112-113.
5
贺涛.
学术打假:沉默的大多数[J]
.科学新闻,2010(18):18-20.
6
范凌子.
论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J]
.现代视听,2008,0(10):34-36.
被引量:8
7
王昊睿.
微博话语权及其影响分析[J]
.新闻战线,2015,0(12X):159-160.
被引量:2
8
王燕.
微博在突发事件传播中的作用[J]
.青年记者,2012,0(12Z):73-74.
被引量:1
9
张清美.
在灾难报道中彰显记者的职业素养[J]
.新闻世界,2010(09X):51-52.
被引量:1
10
杨颖桦,胡颖君,周攀,罗文婧.
好看好听是当代电视存活的基础——从形式与内容谈地面频道的生存之道[J]
.声屏世界,2008(2):14-16.
今传媒
2016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