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探讨发育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大学生个性发展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学生个性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重视大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推动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发育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展迅速,并作为各高等院校生物学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生命科学领域人才的重要学科。本文将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发育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实现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些问题。
作者
高雪
潘效红
王跃嗣
机构地区
滨州医学院药学院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28期58-59,共2页
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
关键词
大学生个性
发育生物学
课堂教学
分类号
G6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505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8
1
余星,陈国华,孙红果.90后大学生个性发展研究[J].科学导报,2015,(7 ):255-256.
被引量:1
2
田玉军.
论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J]
.教育与职业,2008(14):174-175.
被引量:2
3
锡林高娃,张继星.
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1):45-46.
被引量:2
4
胡秀威.
富有生命力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学习运用“45341”大学高效能课堂教学模式的体会[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2):18-19.
被引量:5
5
张学新.
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
.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被引量:2474
6
马壮,杨松.
大学生个性发展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究[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113-116.
被引量:26
7
魏玲丽,朱丽,孙旭玲,李淑彦.
浅谈大学教师的学识魅力对大学教学的影响[J]
.学园,2011(17):33-34.
被引量:1
8
史祝云.
试论教学态度对课堂教学的影响[J]
.卫生职业教育,2003,21(1):79-79.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周蕊.
浅谈高校创新教育与大学生个性发展[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3):68-70.
被引量:8
2
曹应文.
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实践和体会[J]
.科学咨询,2010(8):29-30.
被引量:3
3
于留成.
坚持科学发展观 高校思想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J]
.中国高教研究,2004(10):13-15.
被引量:51
4
江安凤,吴锵.
讨论式教学及其操作过程[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2):14-16.
被引量:50
5
晓舟.
高等教育中的全球化问题[J]
.世界教育信息,2006,19(10):11-12.
被引量:2
6
钟志贤.
传统教学设计范型批判[J]
.电化教育研究,2007,28(2):5-10.
被引量:57
7
崔艾举.
从逃课现象看高校改革的着眼点[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9):114-117.
被引量:36
8
张红卫.发育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被引量:5
9
续梅.素质教育在四方面已取得标志性成果[N].中国教育报,2006-11-07.
被引量:1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4-08-23].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3/201407/171144.html.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2505
1
华蕊,袁庆丹.
“学生主体型”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对分课堂设计与实践——以《理论力学》课程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2021,42(2):29-32.
被引量:18
2
石燕波.
混合式教学环境下英语教育专业高年级学生教学能力培养实证研究[J]
.职业技术,2022,21(5):78-83.
3
曾世华.
对分课堂在《经济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
.中外企业家,2020(11):232-233.
被引量:2
4
虞晓君,张建芳,周昕.
基于对分课堂模式的大学生专业能力培养[J]
.中外企业家,2020,0(9):171-171.
被引量:2
5
商明蕊.
对分课堂与成果导向教学模式有效结合的思考与实践[J]
.中外企业家,2020,0(7):197-198.
被引量:1
6
周政华,刘宇丹.
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对分课堂教学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4):69-70.
被引量:6
7
宋丽莹,赵金镯.
对不同教学方式的学生评价调查与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3):44-45.
被引量:3
8
吉秀家,王艳波,崔宇红.
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12):56-57.
被引量:13
9
蔡容,王含彦,陈蓉,陈卫,马利,何欣蓉,孙桂英,张艳,周政华,李莉,刘尚清.
基于对分课堂的局部解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12):52-53.
被引量:11
10
符丽娟,隋海娟,庞东渤.
对分课堂结合案例教学在药理学大班教学中的尝试[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12):50-51.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25
1
宓伟,王玖,胡倩.
基于QQ平台的混合课程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2):69-70.
被引量:5
2
陈兰英.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及特点分析——以烟台高校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5):94-95.
被引量:6
3
陈治,苏鹏程.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测评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5(5):57-62.
被引量:14
4
金善国,陈晓宇,陈维凤.
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教育生产函数的实证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5(6):64-70.
被引量:3
5
李春霞.
如何构建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J]
.职业时空,2008,4(3):28-29.
被引量:1
6
孔辉,朱庆林,舒青,韩骅.
信息化教学在发育生物学中的应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3):362-363.
被引量:5
7
詹泽慧,李晓华.
混合学习:定义、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柯蒂斯·邦克教授的对话[J]
.中国电化教育,2009(12):1-5.
被引量:471
8
张治勇,殷世东.
高校混合课程开发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0(11):89-91.
被引量:17
9
赵德成.
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是什么及如何推进[J]
.教育科学研究,2013(3):47-51.
被引量:311
10
张佳.
大学生焦虑水平与家庭功能和应对方式的关系[J]
.中国校医,2013,27(3):166-16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
1
高雪,潘效红.
高校发育生物学混合课程教学的建设与思考[J]
.基础医学教育,2019,21(3):192-195.
被引量:7
2
王瑞红,祁哲晨,代琦,许玲.
发育生物学全英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9(10):122-123.
被引量:1
3
高雪,闫苗苗,潘效红.
高校混合教学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及问题探讨[J]
.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4):35-37.
被引量:4
4
高雪,秦加阳,马运琪,张浩,高政权.
基于大学生个性特征探讨混合课程考核方式改革[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36(2):154-15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刘学军.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与成效[J]
.大众科技,2019,21(9):83-85.
被引量:1
2
高雪,秦加阳,张静,张道来,潘效红.
混合式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的探讨[J]
.基础医学教育,2020,22(2):147-149.
被引量:6
3
苏志周.
基于信息化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网页制作课程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2020(12):134-135.
被引量:1
4
岳喜展,侯甜甜.
疫情下“四位一体”混合式网络教学探索与实践[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26(17):75-77.
被引量:3
5
高雪,张道来,王娟,潘效红.
浅谈导师对研究生个性发展的作用[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5):572-574.
被引量:1
6
李桂丹,刘丽萍,滕建辅.
全英文“电路”课程的智慧教学模式探索[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0,42(5):47-52.
被引量:1
7
李东,贾振华,马懿,周丽洪,叶阳,刘君,刘永明,高洪霞.
“金课”背景下地方高校优质在线课程建设[J]
.农业工程,2020,10(9):104-107.
被引量:2
8
王亚如.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科技法语”双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5):61-63.
9
高雪,孙红柳,秦加阳,潘效红.
研究生混合式教学开展的困境与突破——以生物医学研究生为例[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1,35(4):431-433.
被引量:4
10
高雪,秦加阳,马运琪,张浩,高政权.
基于大学生个性特征探讨混合课程考核方式改革[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2,36(2):154-156.
被引量:2
1
彭勇波,赵霞.
生物技术专业发育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23-23.
被引量:6
2
陈文波.
生物技术专业“发育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初探[J]
.科教文汇,2010(4):61-62.
3
张俊玲,李文娟,赵金良,陈晓武.
发育生物学课程的改革与成效[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5):20-21.
被引量:1
4
周景明,祁艳华,王爱萍.
生物技术专业发育生物学教学改革与研究[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8):66-68.
被引量:2
5
郭炳冉,鲍淑兰.
规范发育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9):23-24.
被引量:9
6
丁乃峥,李善妮.
浅谈发育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创新能力培养[J]
.生物学杂志,2011,28(3):103-105.
被引量:14
7
湖南师范大学[J]
.求学(理科版),2012(A02):179-179.
8
贾伟章,余雪松,李浩明.
浅谈对发育生物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认识[J]
.科教文汇,2013(25):69-70.
被引量:3
9
阮士龙,孙学松,胡健饶.
发育生物学网络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广州化工,2012,40(24):171-173.
被引量:1
10
任占华.
全方位备考生物[J]
.考试(高考族),2011(5):4-6.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 第2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