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8-250,共3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参考文献9
-
1巴伯.《信任的逻辑与限度》.年斌等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 被引量:1
-
2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邓方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 被引量:1
-
3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下).邓方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 被引量:1
-
4郑也夫著..代价论 一个社会学的新视角[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5:177页.
-
5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页. 被引量:55
-
6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M].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3页. 被引量:9
-
7朱国宏主编..经济社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699.
-
8汪和健.《迈向中国的新经济社会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被引量:1
-
9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17.
共引文献62
-
1谭同学.国家、社会与官僚机器三维视野中的乡镇机构——以水利站与司法所为例的政治社会学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4(5):189-194. 被引量:6
-
2李宁.关于危险人格的社会学思考[J].江淮论坛,2004(5):145-149. 被引量:4
-
3陈华兴.关于吉登斯政治哲学的初步评价[J].浙江社会科学,2004(6):128-134. 被引量:1
-
4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2002(11):22-26. 被引量:183
-
5潘自勉.在价值与规范之间[J].哲学研究,2005(1):88-92. 被引量:10
-
6左卫民,周洪波.从合法到非法:刑讯逼供的语境分析[J].法学,2002(10):31-40. 被引量:67
-
7陈力丹.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12(2):40-47. 被引量:57
-
8贾振勇.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意识形态的内在矛盾[J].文学评论,2005(6):119-125. 被引量:3
-
9郭祥才.现代性、后现代性与当代后发国家的跨越式发展[J].哲学研究,2006(2):106-110. 被引量:6
-
10胡玉伟.身体的浮沉与历史的映现——解读李铁的“女工系列”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6(3):123-12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68
-
1郑也夫.信任与社会秩序[J].学术界,2001(4):30-40. 被引量:63
-
2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2):3-23. 被引量:562
-
3杨宜音.“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9(2):40-54. 被引量:229
-
4彭泗清.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J].社会学研究,1999(2):55-68. 被引量:382
-
5王飞雪,山岸俊男.信任的中、日、美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9(2):69-84. 被引量:149
-
6李强.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J].社会学研究,1999(3):95-103. 被引量:230
-
7项飚.社区何为——对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8(6):56-64. 被引量:95
-
8金一虹.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妇女[J].社会学研究,1998(5):108-116. 被引量:65
-
9罗卫东.论道德的经济功能[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8(1):40-44. 被引量:16
-
10张静.信任问题[J].社会学研究,1997(3):86-89. 被引量:64
二级引证文献19
-
1扈红英,祁文辉.社会转型期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6(1):14-17. 被引量:1
-
2张起季.弱势群体教育问题浅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4):94-95.
-
3黄进.家政服务业的“非正规性”与发展策略[J].社会科学研究,2004(5):112-114. 被引量:9
-
4许振明.完善城市老年弱势群体医疗保障机制探讨——基于兰州市老年低保人员医保状况调查[J].甘肃社会科学,2004(5):183-185. 被引量:2
-
5符平.微观社会资本研究的反思[J].南京社会科学,2004(11):75-80. 被引量:10
-
6唐斌尧.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社会公正问题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5(1):69-76. 被引量:2
-
7孔毅.善教与善政:西魏崛起变强的根本原因[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9-66. 被引量:3
-
8田永峰.企业治理与信用环境——企业治理“泛家族化”现象的新经济社会学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5):61-64. 被引量:1
-
9王后雄.从社会学视角看弱势群体“差生群”生成原因及对策[J].教育科学,2005,21(5):9-13. 被引量:11
-
10陈颖.中国农民社会资本的耗损表现、原因及启示——以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的状况为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6):107-111.
-
1王传英.对产业集聚发生、运行机制的探讨[J].经济纵横,2004(4):39-42. 被引量:8
-
2周长城,吴淑凤.经济社会学:理论与方法[J].哲学动态,2001(4):34-35.
-
3刘崇俊,王超,郭治谦.农民工的现代性:和谐社会之重要元素——以经济社会学为分析视角[J].甘肃理论学刊,2007(1):78-80. 被引量:14
-
4吴世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选择[J].天府新论,1992(6):5-6.
-
5国家统计局积极参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工作[J].统计,1988,3(12):45-45.
-
6钱玉琨.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会议在京召开[J].人口研究,1990,14(2):62-64.
-
7童铁山,郑良中.迎接新世纪的中国社会学盛会──纪念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20周年暨1999年学术年会综述[J].理论月刊,1999(Z3):92-94.
-
8国家统计局局长张塞就贯彻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统计改革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等问题答本刊记者问[J].中国统计,1989(1):4-6.
-
9大检查带来大促进——山西省开展《统计法》执行情况大检查[J].统计,1987,2(3):15-17.
-
10章辉美.农村社区经济侵犯行为及其社会控制——转型期农村社区经济侵犯行为及其社会控制的调查分析[J].求索,2004(3):5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