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福柯与萨义德:从知识-权力到异文化表述
被引量:
4
Foucault and Said: from power--knowledge to representations of different culture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异文化表述或再现问题的讨论来看萨义德与福柯思想之间的联系与断裂。主要分析萨义德在运用福柯的知识—权力话语的“理论旅行”过程中获得的洞见及堕入的方法论陷阱。尤其是从文学的角度来探讨话语分析方式给萨义德的东方主义问题带来的矛盾和困境 ,从而对东方主义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萨义德在论证逻辑上的不足作进一步批评。
作者
张兴成
机构地区
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6期72-77,84,共7页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福柯
萨义德
异文化表述
东方主义
知识-权力
东方学
话语分析
分类号
G0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82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8
1
萨义德.《东方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414、422页.
被引量:36
2
萨义德.《理论旅行》[A].谢少波等译.《赛义德自选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页138-161.
被引量:2
3
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10-211页.
被引量:19
4
福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4-135页.
被引量:1
5
参见马尔库斯·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王铭铭、蓝达居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被引量:1
6
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张家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被引量:9
7
詹姆逊.《政治无意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5页.
被引量:18
8
王岳川.
后现代主义文化与价值反思[J]
.文艺研究,1993(1):44-46.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82
1
王虓.
后现代主义音乐的文化特征[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4):32-37.
被引量:8
2
吴学琴.
元批评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理论评析[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88-94.
被引量:1
3
吴秀明.
文学转型中的三个“主义”及其基本流变[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8(2):17-27.
被引量:4
4
张新花.
"买码"对农村人际关系的影响——以湖南耒阳地区农村的"买码"活动为例[J]
.社会,2004,24(9):57-60.
被引量:4
5
张立波.
后殖民理论视域中的东方民族文化身份[J]
.广东社会科学,2004(5):68-72.
被引量:6
6
周宪.
文化研究:学科抑或策略?[J]
.文艺研究,2002(4):26-32.
被引量:51
7
张进.
“批评工程论”——新历史主义批评理论的当代意义[J]
.文艺理论研究,2005(1):56-65.
被引量:6
8
俞吾金.
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现代性建构——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及其启示[J]
.中国社会科学,2005(1):4-10.
被引量:146
9
卫景宜.
美国主流文化的“华人形象”与华裔写作[J]
.国外文学,2002(1):28-36.
被引量:16
10
姚文放.
关于文学理论的话语权问题[J]
.文学评论,2001(5):106-112.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58
1
孟于群.
国际法话语权的生成逻辑与中国构建[J]
.南京社会科学,2021(2):101-107.
被引量:13
2
丛郁.
文学与霸权主义──萨伊德的文学的文化政治观照[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5(1):92-94.
被引量:5
3
张京媛.
彼与此——评介爱德华·赛义德的《东方主义》[J]
.文学评论,1990(1):129-134.
被引量:16
4
王宁.
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批判──爱德华·赛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剖析[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2(2):54-62.
被引量:94
5
丛郁.
使命与抉择——读萨伊德的演讲集《知识分子的陈说》[J]
.美国研究,1995,9(3):139-144.
被引量:2
6
曾艳兵.
无家可归的异乡人——卡夫卡的“归属”问题[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5):49-54.
被引量:6
7
罗钢.
资本逻辑与历史差异——关于后殖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思考[J]
.外国文学评论,2002(4):118-127.
被引量:13
8
刘大先.
赛义德的文本理论与批评意识[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23(1):70-74.
被引量:1
9
张宇燕.
利益集团与制度非中性[J]
.改革,1994(2):97-105.
被引量:202
10
杨耕,张其学.
后殖民主义:实质、特征及其局限——从马克思的观点看[J]
.社会科学战线,2005(2):247-256.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4
1
孟于群.
国际法话语权认知体系论析[J]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刊,2023(1):32-51.
2
刘海静.
我国学术界对萨义德后殖民文化理论研究述评[J]
.兰州学刊,2010(10):189-194.
被引量:1
3
齐琨.
表述:从音乐到音声再到声音[J]
.音乐研究,2016(2):84-94.
被引量:14
4
何治涛.
少数民族文化视角选择与“文化共同体”的建构--《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文化解读[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8):138-141.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郝苗苗.
“身体-感官经验”在西方音乐人类学研究中的历史嬗变[J]
.音乐研究,2022(6):131-144.
被引量:1
2
孙妮.
后殖民理论国内二十年译介回顾与展望[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96-100.
3
王文卓.
“场域”的方法论意义及个案分析——音乐厅中的中国传统音乐[J]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6,13(3):15-20.
被引量:3
4
孙丝丝,柯雅杰.
2000—2015:观念与描述——中国西方音乐史研究审视[J]
.人民音乐,2017(10):82-85.
被引量:2
5
欧阳绍清.
音声象征:一种象征音乐人类学视野[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9(1):21-28.
被引量:2
6
王文慧.
跨文化视野下基于人类学范式的声景研究综述[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9(2):42-47.
被引量:1
7
杨扬.
论音声的概念及其范畴[J]
.人民音乐,2020(4):70-72.
8
万钟如.
噪音与声势——民俗型音乐活动噪音偏好的发生学还原[J]
.人民音乐,2020(12):72-75.
被引量:4
9
肖文朴.
“族性歌腔”:作为一种声音印记及隐喻建构[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1(1):61-65.
被引量:1
10
肖文朴.
“音乐-空间”全文本与话语符号学叙述--以曹本冶民间仪式“音声声谱”理论为对象[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2(2):104-108.
被引量:1
1
小玉,周奇(摄影).
德·辰塔维·塔纳西 给记得你的温柔[J]
.音乐世界,2011(14):64-65.
2
丁苗苗.
传播视野下的《东方学》解读[J]
.新闻知识,2008(6):30-32.
被引量:3
3
张西平.
萨义德的《东方学》与西方汉学[J]
.读书,2008(9):147-150.
被引量:7
4
王晓渔.
被想像的西部[J]
.南风窗,2004(02X):86-86.
被引量:1
5
周良发,朱燕.
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观[J]
.运城学院学报,2014,32(1):56-59.
6
黄川.
亚瑟·亨·史密斯与东方主义[J]
.鲁迅研究月刊,2002(8):4-10.
被引量:2
7
李宇航.
知识分子与政治——试论陈独秀的政治生涯[J]
.青年文学家,2012(16):102-102.
8
张立波.
从东方学到东方主义:萨义德的阐述及其意义[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17(3):25-27.
被引量:2
9
谷士刚,卢黎歌.
从《东方学》看后殖民主义[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4):39-42.
被引量:1
10
颜敏.
“东方学”与“西方学”——读萨义德《东方学》[J]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25(4):17-22.
被引量:7
天津社会科学
200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