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杜威关于中国改革与发展的主张评述
被引量:2
A Review on John Dewey's Idea about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During the May Fourth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1期139-142,共4页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参考文献6
-
1胡适.《杜威在中国》[J].哲学译丛,1964,. 被引量:1
-
2《杜威五大演讲·伦理讲演纪略》,晨报社1926年版,第52页:杜威:《中国人的社交习惯》,见Characters andEvents,pp.212、215. 被引量:1
-
3杜威:《现代教育的趋势》,《杜威在华演讲集》,新学社印行.(无出版年代),第100-101页. 被引量:1
-
4杜威:《学问的真问题》,《晨报》1919年8月11日. 被引量:2
-
5杜威:《习惯与思想》,《晨报》1921年6月30日. 被引量:1
-
6杜威..《中国人的社交习惯》....Characters andEvents..,,..pp.212、21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6
-
1邱焕章,周富洪.重新探讨问题与主义之争[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7(2):66-74. 被引量:5
-
2夏英林.析胡适、杜威对“行易知难”说的不同观点[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9(3):9-13. 被引量:2
-
3陈东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6(2):44-47. 被引量:19
-
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党史文汇,2016,0(6):4-13. 被引量:79
-
5顾红亮.实用主义概念的多重“身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9(6):17-26. 被引量:9
-
6金民卿.毛泽东“问题与主义”观及其在理论创新中的展开[J].毛泽东研究,2019,0(3):37-49.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9
-
1李涛,陈玉玲.杜威教育理论原创性探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21(5):119-122. 被引量:1
-
2新月.0.8哲学[J].才智(才情斋版),2013(4):28-28.
-
3高良坚.论开放德育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基于杜威经验论视角[J].理论月刊,2015(8):38-42. 被引量:1
-
4焦瑞.关于高等教育目的的哲学思考[J].亚太教育,2015,0(28):105-105. 被引量:1
-
5张弦.浅析杜威的教育哲学[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5(6):95-98. 被引量:1
-
6乔为.从做中学: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31):13-20. 被引量:21
-
7田春.再探杜威教育思想中的民主元素[J].教学研究,2018,41(3):1-5. 被引量:2
-
8罗大朋.试析经济背景下杜威哲学的现代意义[J].才智,2013,0(35):252-252.
-
9宋媛媛.冲突理论视域下人文社科类博士生学术问题意识形成初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12):1-6.
-
1程光炜.从书斋到社会——略谈清末新知识界社会角色的变动[J].江苏社会科学,2003(2):38-40. 被引量:1
-
2桑兵.20世纪初国内新知识界社团概论[J].近代史研究,1994(5):89-114. 被引量:10
-
3林青,林铭纲.矢志不渝救中华——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J].党史纵横,1994,0(4):26-27.
-
4黄岭峻.杜威来华二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1):124-124.
-
5黄波.在孔子与罗素之间 漫说张申府[J].博览群书,2002(1):49-51.
-
6罗红希.试论张荫桓实力外交的思想[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7).
-
7夏明亮.傅斯年与台湾大学[J].文史月刊,2004(1):53-55.
-
8韦学恩.执着于“人脉”的考察:再现清末新式社团史的可贵努力──读《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J].清史研究,2001(1):111-113.
-
9付宏.一百年后看李端棻的《请推广学校折》[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23(5):16-18. 被引量:1
-
10高宏.胡适文献编纂观考[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8(12):146-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