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民工市民化文化排斥困境的理论探因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化排斥是社会排斥的一个方面,也是最为深层的一个方面。从理论视角厘清农民工市民化文化排斥的困境,对于在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作者
胡艳辉
机构地区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湘潮(理论版)》
2008年第11期6-10,共5页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困境
文化排斥
启迪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8
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3340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25
1
余伟,郑钢.
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J]
.心理科学进展,2005,13(6):836-846.
被引量:144
2
方向新,李莉.
进镇农民:从边缘群体走向阶层化[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11(1):63-67.
被引量:4
3
朱虹.
打工妹的城市社会化——一项关于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经验研究[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41(6):52-57.
被引量:33
4
张炜.
城市化、市民化和城市文化[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11):143-145.
被引量:14
5
刘传江,周玲.
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J]
.人口研究,2004,28(5):12-18.
被引量:298
6
曾群,魏雁滨.
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J]
.社会学研究,2004(3):11-20.
被引量:200
7
周明宝.
城市滞留型青年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与身份认同[J]
.社会,2004,24(5):4-11.
被引量:115
8
王毅杰,高燕.
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与流动农民身份意识[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10(2):1-5.
被引量:20
9
胡书芝,吴新慧.
生存在边缘——对青年民工社会融入状况的社会学分析[J]
.青年探索,2004(2):8-11.
被引量:24
10
周春霞.
农民工与市民冲突的经济社会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2004(3):53-58.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198
1
唐斌.
“双重边缘人”:城市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形成及社会影响[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S1):36-38.
被引量:115
2
景天魁.
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J]
.社会学研究,1999(6):54-66.
被引量:126
3
吴鹏森.
进城农民:中国社会特殊的身份集团[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6(2):6-13.
被引量:23
4
周晓虹.
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J]
.社会学研究,1998(5):60-73.
被引量:203
5
余秋雨.
当代都市文化略论[J]
.戏剧艺术,1997(1):4-12.
被引量:14
6
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项飚.
“浙江村”: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一种独特方式[J]
.社会学研究,1997(1):58-69.
被引量:218
7
王玲慧.
定居城市——从单位部落走向社区[J]
.城市问题,1997(4):26-28.
被引量:10
8
李强.
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J]
.社会学研究,1995(4):63-67.
被引量:165
9
袁亚愚.
对近年来歧视进城务工农民现象的思考[J]
.社会科学研究,1997(6):49-55.
被引量:53
10
辛秋水.
“农村城市化理论研讨会”综述[J]
.江淮论坛,1994(5):59-63.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3340
1
任远,郝立.
人口流动过程中离婚风险差异及其影响机制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21(2):64-75.
被引量:4
2
李晓燕.
乡村产业振兴中大企业促进社会融合的维度与逻辑——以碧桂园新农村示范建设项目为例[J]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23(1):208-224.
3
陈国强,李芬英.
户籍制度改革下流动人口的权利塑造[J]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21(1):41-58.
被引量:1
4
李娟,刘明轩.
国家监护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社会融入研究——以H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为例[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2,43(1):83-89.
被引量:1
5
王娟,王宝红.
民族地区易地搬迁群体的语言服务研究——基于西藏“三岩”搬迁工程的案例[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6):57-63.
6
王茂福,刘恩培,郑军.
外迁移民非平衡的社会融入: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J]
.学习与实践,2021(2):76-86.
被引量:6
7
张耀兰.
社交媒体使用动机对于“双边”文化认同的影响——以中国访问学者的跨文化适应经验为例[J]
.新闻知识,2023(11):3-13.
8
陈新,马永红.
文化碰撞中的个体发展:文化适应理论及研究[J]
.心理月刊,2022(6):234-240.
被引量:3
9
王君.
大学生对农民工的偏见及其影响因素[J]
.心理月刊,2021(20):71-72.
10
王贵东,杨德林.
“互联网+交通物流”与人口城镇化:基于“两新一重”融合模型[J]
.经济学报,2021,8(1):129-158.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47
1
董妍,王纪尧.
政府信息公开到数据开放中图书馆角色变化[J]
.图书馆建设,2021(1):53-65.
被引量:7
2
朱海龙,周春发.
社会排斥与社会认同--农民工社会政策调整的影响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7(6):24-27.
被引量:6
3
李若建.
广州工人群体变动分析[J]
.广东社会科学,2004(4):85-91.
被引量:4
4
沈红云,张玲.
当前国内农民工心理研究综述[J]
.法制与社会,2006(19):139-141.
被引量:7
5
康来云.
农民工心理与情绪问题调查及其调适对策[J]
.求实,2004(7):85-88.
被引量:54
6
李强.
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J]
.社会学研究,1995(4):63-67.
被引量:165
7
袁亚愚.
对近年来歧视进城务工农民现象的思考[J]
.社会科学研究,1997(6):49-55.
被引量:53
8
李培林.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
.社会学研究,1996(4):42-52.
被引量:779
9
李树茁,任义科,费尔德曼,杨绪松.
中国农民工的整体社会网络特征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06(3):19-29.
被引量:48
10
李景治,熊光清.
中国城市中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排斥问题[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6):61-66.
被引量:59
引证文献
3
1
陈黎.
外来工社会排斥感探析 基于社会网络的视角[J]
.社会,2010,30(4):163-178.
被引量:16
2
应虎.
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的乡村社会建设浅探[J]
.青年与社会,2013(1):251-253.
3
陈丽丽.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农民工服务策略研究[J]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2(7):20-2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陈国强,李芬英.
户籍制度改革下流动人口的权利塑造[J]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21(1):41-58.
被引量:1
2
刘林平,郑广怀,孙中伟.
劳动权益与精神健康——基于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外来工的问卷调查[J]
.社会学研究,2011(4):164-184.
被引量:84
3
孙中伟,杨肖锋.
脱嵌型雇佣关系与农民工离职意愿 基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问卷调查[J]
.社会,2012,32(3):98-128.
被引量:33
4
聂洪辉,周斌.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置业动因及评析[J]
.科学社会主义,2014(2):121-124.
被引量:3
5
田北海,耿宇瀚.
生活场域与情境体验:农民工与市民社会交往的影响机制研究[J]
.学习与实践,2014(7):94-104.
被引量:5
6
程瑜.
真实的“穿越”:外来工精神健康的个案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4):67-72.
被引量:1
7
杨青,罗洁如.
外来工孤独感与认知情绪调节方式的关系[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7,5(1):26-31.
被引量:3
8
吴任南,赵晓红,梁雪梅,谢爱芳,廖家,郭晓瑞.
认知干预在外来工银屑病患者美容健康管理中的积极作用[J]
.中国医疗美容,2017,7(11):71-73.
9
潘泽泉,杨金月.
社会关系网络构成性差异与“强弱关系”不平衡性效应分析——基于湖南省农民工“三融入”调查的分析[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3(6):109-116.
被引量:8
10
王建.
同乡庇护、时空约束与农民工精神健康[J]
.青年研究,2018,0(4):46-56.
被引量:5
1
胡艳辉.
论文化排斥情境中农民工市民化困境[J]
.湖湘论坛,2009,22(1):116-119.
被引量:6
2
鲍蓉.
从文化与制度角度看流动儿童的城市化过程[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33):243-243.
3
刘有安.
移民文化适应过程中的“污名化”现象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121-125.
被引量:18
4
李江静,彭思雅.
社会排斥:“宅青”现象的社会学解读[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2(3):15-17.
被引量:1
5
张连德.
农民工社会信任危机及其思考[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7(3):62-66.
被引量:3
6
佘曙初,陈宇鹏.
来华非洲人社会交往和跨文化适应研究——以旅游人类学为视角[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245-248.
被引量:4
7
单亲弱势群体的社会援助[J]
.学术界,2003(6):274-274.
8
吴明君.
论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建构[J]
.求实,2004(4):57-60.
被引量:4
9
陈长平.
胡同大杂院中的贫困——人类学都市个案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3):18-26.
被引量:1
10
杨耕,赵剑英.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的历史沉思[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2(6):55-62.
湘潮(理论版)
2008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