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德育文本:问题与品质的追问
被引量:
23
The Text of Mo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Character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德育理论中,应如何看待我国德育文本的价值主导性,以及当前德育面临的问题与危机,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作者
薛晓阳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5-52,83,共9页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关键词
德育文本
文本呈现性
文本解释性
德育本质
教育品质
德育目的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81
同被引文献
69
引证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20
参考文献
14
1
樊浩.
教育的伦理本性与伦理精神前提[J]
.教育研究,2001,22(A01):20-25.
被引量:53
2
袁锐锷.
西方著名德育思想家的德育模式探讨[J]
.学术研究,2000(5):64-74.
被引量:30
3
(德)莫里茨·石里克(Moritz,Schlick)著,孙美堂译..伦理学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65.
4
(德)曼弗雷德·弗兰克(Manfred,Frank)著,先刚译..个体的不可消逝性 反思主体、人格和个体,以回应“后现代”对它们所作的死亡宣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63.
5
(美)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m,E.Doll,Jr.)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10.
6
(美)乔治·麦克林著,干春松,杨凤岗译..传统与超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95.
7
(英)彼得斯(Richard,Stanley,Peters)著,邬冬星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255.
8
(德)胡塞尔(Edmund,Husserl)著,倪梁康译..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17.
9
(美)大卫·雷·格里芬(D.R.Griffin)编,王成兵译..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39.
10
[英]怀特(White,John) 著,李永宏等.再论教育目的[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4
1
[英]怀特(White,John) 著,李永宏等.再论教育目的[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2
焦思颖.
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负责人解读《关于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的通知》[J]
.青海国土经略,2018(1):36-38.
被引量:5
3
焦思颖.
改进设施农业用地政策 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发展——《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解读[J]
.资源导刊,2020,0(1):12-13.
被引量:3
4
张国斌.
在全省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培训班上的讲话[J]
.浙江国土资源,2019,0(5):5-6.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81
1
郭艳玲,周小李(指导).
数字化校园建设:伦理风险及其规避[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3):130-134.
2
孙嘉蔚,程亮.
学校作为道德共同体的可能性及其建构[J]
.教育伦理研究,2019,0(1):123-135.
3
李敏.
化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透视[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1):279-281.
被引量:2
4
应金萍.
浅析网络时代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J]
.职业技术教育,2001,22(22):47-49.
被引量:8
5
孙美丽.
伦理研究:特殊教育研究与发展的又一路径[J]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9,0(4):9-11.
被引量:2
6
李冬梅.
大学校园文化的伦理内核[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3):129-133.
被引量:2
7
徐伯钧.
教育均衡的伦理性质[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6):15-20.
被引量:3
8
王志彦.
“忠恕”之道与教育伦理的基本前提[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4):13-15.
被引量:1
9
潘建红.
理性功利主义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J]
.航海教育研究,2004,21(4):6-9.
10
马晓彬.
论中美大学实施德育教育之比较[J]
.中州大学学报,2003,20(2):14-1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9
1
刘艳.
试论走向“生存论”的教学[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19(3):25-27.
被引量:1
2
夏伟东.
中国教育界对道德相对主义与个人中心主义的反思[J]
.道德与文明,1999(6):14-16.
被引量:3
3
陈佑清.
论教育的知识本位倾向[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5(3):76-81.
被引量:26
4
孙喜亭.
马克思主义与德育的灌输原理[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6):1-10.
被引量:20
5
迟希新.
道德灌输的认知心理学释义[J]
.教师教育研究,2004,16(1):61-64.
被引量:14
6
吴康宁.
意义的生成与变型:“课程授受”的社会学释义[J]
.教育发展研究,2001,21(4):51-53.
被引量:21
7
杨宁.
叙事性思维和儿童道德教育[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79-83.
被引量:38
8
鲁洁.
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3(3):9-16.
被引量:153
9
熊川武.
“理解教育”的实质、步骤与发现[J]
.教育科学研究,2005(10):19-22.
被引量:8
10
赵志毅,赵艳平,肖鸿雁.
高校德育研究的后现代语境[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2):89-92.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23
1
苗曼.
学校德育低效原因探微[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146-147.
被引量:1
2
雷雅敏.
微博时代公安院校应对媒体和舆论引导策略研究[J]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27(4):17-21.
被引量:2
3
雷雅敏.
微博时代公安院校应对媒体和舆论引导策略研究[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6(6):78-81.
4
袁慧芳,彭虹斌.
当代德育转型的机制研究——从知性德育到活动德育[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1):25-30.
被引量:1
5
蔡志良.
灌输与选择的整合: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取向[J]
.中国教育学刊,2004(7):8-11.
被引量:12
6
赵杰,李守彪.
关注学生的道德理解——学校德育的新视点[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1):54-56.
被引量:1
7
苏静.
论我国学校德育中灌输的意义及其实施阈限[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1):38-41.
被引量:6
8
谈心.
理解:道德学习的存在方式[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8(3):37-40.
9
赵杰,李守彪.
学校德育低效的文本因素探微[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6):123-124.
10
俞晓婷.
基于童谣的小学德育模式探究[J]
.小学德育,2008(20):6-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0
1
黄两旺.
微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32(5):137-140.
被引量:3
2
邓璐,赖慧豪,缪胜超.
论微博网络时代的高校共青团工作[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6):76-77.
3
郑子娜.
试析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S1):124-125.
4
黄润榕.
微博:微时代下学校德育的新载体[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8):69-70.
5
年大琦.
易班微博平台下师生互动实践研究[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29(S1):156-158.
被引量:2
6
张召.
略论现代德育的路径转向[J]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81-83.
被引量:1
7
陈国明,吴伟强.
从“重教”到“重学”:现代德育的路径转向[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4):33-35.
被引量:1
8
郭彩琴.
论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去道德化教育”[J]
.江海学刊,2006(5):225-229.
被引量:5
9
俞雄瑶,吴荣先.
我国中学道德教育评述[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5):183-185.
被引量:1
10
郭树斌.
对“无灌输道德教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28(2):97-101.
被引量:1
1
余春.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4(6):42-42.
2
赵杰,李守彪.
学校德育低效的文本因素探微[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6):123-124.
3
岳晓东.
谈德育与心理辅导的关系[J]
.上海教育科研,1995(7):1-4.
被引量:1
4
张广利.
学校德育“工作化”对德育实效性的影响及其对策[J]
.当代教育科学,2005(1):48-49.
被引量:1
5
牛金成.
德育课程概念的重构[J]
.教育评论,2007(1):45-47.
被引量:8
6
龚孝华.
现象学视野中的德育本质[J]
.现代大学教育,2004,20(1):64-65.
被引量:4
7
谈心.
理解:道德学习的存在方式[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8(3):37-40.
8
闫春田.
论德育本质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素[J]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6):115-117.
9
冯文全.
多学科视角下对德育本质的反思[J]
.教育研究,2005,26(10):11-17.
被引量:29
10
赵志毅,张鹏程.
追求“善的生存”——德育本质再探[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3):112-117.
被引量: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