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基础:社会分工、职业团体及其伦理--关于涂尔干道德社会学的解读
出处
《社会学》
2002年第3期42-46,共5页
Sociology
-
1刘宽红.简评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非理性主义[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4):145-149. 被引量:1
-
2时运生.浅议“职业团体道德”研究的必要性[J].道德与文明,1983(5):11-12.
-
3刘善仕.关于完善职业道德监督机制问题[J].现代哲学,1993(4):21-24. 被引量:1
-
4沈毅.现代社区整合的内在机制——兼论中西文化伦理及社会联结方式之差异[J].学海,2006(3):31-35. 被引量:3
-
5夏林.从现代性的基础看两种启蒙及其历史表现[J].人文杂志,2006(3):14-20. 被引量:5
-
6王美玲.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性[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6,19(3):33-35.
-
7朱文文.哈贝马斯“生活世界”中的理性与主体性思想[J].理论建设,2006,22(2):15-18. 被引量:2
-
8庞文敏.关于后现代思潮及其意义的再认识[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6(3):53-55. 被引量:1
-
9J.D.哈特菲尔德,R.B.鲁宾逊,R.C.休士曼,喻春生.对一种工作知觉测评方法的检验[J].应用心理学,1989(3):27-31. 被引量:1
-
10潘建雷.人性宗教、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涂尔干论现代社会道德重建的方案[J].社会建设,2016,3(4):85-96. 被引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