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原生质体技术及其在食用菌育种上的应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原生质体技术是指原生质体形成、再生和融合的一系列技术。它在十多年来的研究中不断地发展,应用范围也随之扩大,使这种技术不仅可以作研究微生物遗传和育种的一种手段,而且已形成以该技术为基础的DNA或质粒DNA的转化等技术而成为基因工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作者
田娟
机构地区
洛阳农专果蔬生产系
出处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1996年第1期26-30,共5页
关键词
原生质体释放
原生质体技术
食用菌育种
原生质体融合
融合子
营养缺陷型
菌丝体
渗透稳定剂
原生质体再生
电融合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5
1
史玉英,李惠君.
香菇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2,15(4):56-60.
被引量:6
2
潘迎捷,陈明杰,汪昭月,龚胜萍,郑海歌.
香菇和虎皮香菇的种间原生质体融合[J]
.上海农业学报,1992,8(1):9-13.
被引量:12
3
王辅德,叶叙丰,叶桂珍,夏镇澳.
草菇种间原生质体融合和再生菌株的表现[J]
.上海农业学报,1992,8(1):14-19.
被引量:1
4
刘振岳,董毓琨,泰立芳,庞国新,赵世民,徐金相.
平菇与香菇属间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J]
.Acta Genetica Sinica,1991,18(4):352-357.
被引量:36
5
杨国良,杨秀琴,杨晓仙,李育岳,汪麟.
木耳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诱变与鉴定——兼答林芳灿先生提出的部分问题[J]
.中国食用菌,1991,10(4):11-13.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潘迎捷,陈明杰,汪昭月,龚胜萍.
香菇菌丝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J]
.上海农业学报,1989,5(1):25-30.
被引量:20
2
Chiu S W,Mirc J Appl Microbi Biotech,1985年,1卷,2期,185页
被引量:1
3
Hong S W,Mushroom Newsle Tropi,1985年,5卷,4期,4页
被引量:1
4
柳园江,Res J Food Agric,1985年,8卷,1期,23页
被引量:1
5
张树庭,食用菌遗传及育种,1983年
被引量:1
6
Chiu S W,Mushroom Newsle Tropi,1982年,3卷,2期,13页
被引量:1
7
王培田,科学通报,1981年,6卷,373页
被引量:1
8
肖在勤,食用菌,1989年,5卷,17页
被引量:1
9
周丽斌,食用菌,1989年,5卷,23页
被引量:1
10
贺建超,中国食用菌,1989年,5卷,13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5
1
秦文,叶劲松,雷激.
食用蕈菌生物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04,25(9):205-209.
2
谭伟.
20年来四川食用蕈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山地学报,2004,22(B09):104-117.
被引量:1
3
刘胜贵.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针菇生长发育的影响[J]
.怀化师专学报,1998,17(2):44-46.
被引量:3
4
李成一,路等学,卢洪英,王秉峰.
侧耳与香菇属间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J]
.食用菌学报,1994,1(1):10-16.
被引量:7
5
马玉银,顾庆龙.
侧耳属种间原生质体融合杂种选育的研究[J]
.食用菌学报,1994,1(1):17-21.
被引量:8
6
刘振岳,刘丽娟,贾建航,赵世民,徐金相.
平菇与香菇融合子后代子实体的细胞学研究[J]
.食用菌学报,1994,1(2):11-15.
被引量:2
7
王松文,刘振岳,赵世民,徐金相.
平菇营养突变体的获得与遗传学分析[J]
.遗传,1994,16(6):11-15.
被引量:2
8
杨新美,罗信昌,韩新才.
光木耳和琥珀木耳营养缺陷型菌株的辐射诱变及鉴定[J]
.中国食用菌,1994,13(2):19-21.
被引量:6
9
邱景芸,吴月嫦,廖汉泉,郑丽群.
香菇和桃红平菇属间原生质体融合及子实体形成[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8(1):68-73.
10
朱宝成,王俊刚,燕克勤,李庆余.
紫孢侧耳、糙皮侧耳及其融合菌株的同工酶分析[J]
.遗传,1995,17(4):37-39.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9
1
谢意珍,张智,李森柱,李崇.
灵芝的开发及加工研究新进展[J]
.微生物学杂志,2002,22(6):43-45.
被引量:15
2
刘振伟,史秀娟.
灰树花杂交良种的选育[J]
.山东农业科学,2005,37(1):27-28.
被引量:13
3
汪维云.
离子束注入技术筛选灰树花多糖产生菌的研究[J]
.激光生物学报,2005,14(3):168-172.
被引量:4
4
卜庆梅,王淑芳,董洪新,黄清荣,来广生.
灰树花液体发酵的环境条件优化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05,44(3):104-106.
被引量:2
5
罗明典.
微生物生产海藻糖及其应用前景[J]
.微生物学通报,1996,23(4):252-254.
被引量:31
6
崔凤杰,陶文沂,许泓瑜,许正宏,敖宗华.
搅拌转速和通气量对灰树花深层发酵培养的影响[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6,25(4):67-71.
被引量:11
7
唐小俊,张名位,池建伟,何焕清.
灰树花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多糖冲剂的研制[J]
.食用菌,2006,28(6):58-60.
被引量:11
8
黄小玲,吴天祥.
灰树花保健饮料的研制[J]
.饮料工业,2008,11(11):34-36.
被引量:2
9
沈爱喜,张诚,涂寿兰,廖禺.
平菇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培养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1998,10(1):51-55.
被引量:7
10
胡玥.
海藻糖的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齐鲁药事,2009,28(6):350-35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郭家瑞,王卫国,李磊,何泓良.
灰树花研究概述[J]
.食用菌,2010,32(4):1-2.
被引量:25
2
张渊,王谦,张筱梅,张焕英.
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茶薪菇的研究[J]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16(4):24-26.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桂明英,王刚,郭永红,刘蓓,马绍宾.
食用菌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用菌,2006,25(5):3-5.
被引量:24
2
邱敦莲,刘本洪,肖在勤,彭卫红,甘炳成,王波,杨志荣.
茶树菇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再生以及单核菌株的筛选[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12):116-120.
被引量:15
3
蔡为明,冯伟林,金群力,范丽军,吴永志.
^(60)Co γ辐照对食用菌菌丝的影响及ISSR分析[J]
.核农学报,2009,23(2):214-218.
被引量:7
4
姜笑寒,徐清,邱建波,刘红梅.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灰树花多糖工艺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6):124-126.
被引量:5
5
刘海英,张运峰,范永山,李科南,刘先拉.
紫外线对杏鲍菇原生质体的诱变作用[J]
.核农学报,2011,25(4):719-723.
被引量:13
6
许占伍,张引芳,金力,朱爱莲.
灰树花工厂化袋栽原基形成条件研究[J]
.食用菌,2012,34(2):7-9.
被引量:6
7
陈琛,苏珂,陈贵堂,赵国强,胡秋辉,赵立艳.
灰树花中铁的存在形态分析[J]
.食品科学,2013,34(22):189-192.
被引量:7
8
朱维红,张渊,张筱梅.
超声-紫外复合诱变对茶薪菇高产菌株选育研究[J]
.北方园艺,2013(24):150-152.
被引量:1
9
刘朋虎,江枝和,雷锦桂,王义祥,翁伯琦.
^(60)Co与紫外复合诱变选育姬松茸新品种—福姬77[J]
.核农学报,2014,28(3):365-370.
被引量:15
10
李丹,陈贵堂,陈琛,刘芳,赵立艳.
灰树花中锌的存在形态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2014,35(13):133-136.
被引量:1
1
陈恒雷,曾宪贤.
食用菌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J]
.食用菌,2005,27(3):5-7.
被引量:8
2
刘丽君.
原生质体的生理特性与原生质体技术[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89(3):23-25.
3
戴秉丽.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食用菌,1995,14(6):17-19.
被引量:6
4
王海英,华秀英,钮旭光,张瑾,池瑞.
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上的应用[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3):300-303.
被引量:12
5
龚跃武,梁宗琦,刘爱英.
古尼拟青霉的种内杂交 Ⅰ.古尼拟青霉营养缺陷型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J]
.西南农业学报,1990,3(2):39-45.
被引量:3
6
胡适宜,胡赞民.
从玉米配子电融合产物再生能育植株获得成功[J]
.生命科学,1994,6(2):12-14.
被引量:1
7
蔡文启,王荣,覃秉益,马顺福,田波,张成良,陈京,季良.
电融合产生黄瓜花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J]
.微生物学报,1989,29(6):444-451.
被引量:2
8
张永军,刘爱英,梁宗琦.
蝉拟青霉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J]
.贵州农业科学,1998,26(5):1-4.
被引量:9
9
徐敬友,胡广淦,童蕴慧,李清铣.
禾谷镰孢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7,18(2):71-73.
被引量:6
10
陶冶.
书讯:水稻生物技术及遗传工程[J]
.生物技术通报,1995,11(3):36-36.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199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