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学语言与日常话语不同,它有着鲜明的特色、独特的审美特征。中国国力日渐发展,政治立场、观点和方法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学界关注的不仅仅是语言本身,对语言传达出的情感倾向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本论文立足文学语言审美性的三个具体特性,即自指性、曲指性和虚指性,对十九大报告进行分析。
出处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160-162,共3页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基金
大连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项目"十九大报告中审美性文学语言的英译分析"(项目编号:YJSCX2017-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