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麦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的研究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小麦属于我国三大基本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育种行业尝试将分子育种技术融入到小麦常规育种方法中,以进一步提高新品种的选育效果。同时,还能缩短小麦育种年限。本文就小麦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方法进行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作者
孙劲松
机构地区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终兴镇政府农业技术服务站
出处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第12期36-36,共1页
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关键词
小麦育种
常规育种
分子育种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24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0
参考文献
3
1
刘钊.
浅析分子育种技术与小麦常规育种的有效结合[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4):31-32.
被引量:5
2
王丹,秦海英,李华,赵平,谢文芳,程星.
浅析小麦分子育种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5(2):154-155.
被引量:6
3
韩斌,王长彪,任永康,赵兴华,董艳辉,李亚莉,唐朝晖.
小麦分子育种研究进展Ⅰ.与小麦抗逆性相关的功能基因[J]
.山西农业科学,2015,43(1):116-120.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49
1
任明见,徐如宏.
贵农19号小麦新品种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及鉴定研究[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9):10-13.
被引量:2
2
张永恩,李潮海,王群.
植物抗旱相关功能基因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85-88.
被引量:16
3
高世庆,徐惠君,程宪国,陈明,徐兆师,李连城,杜丽璞,叶兴国,郝晓燕,马有志.
转大豆GmDREB基因增强小麦的耐旱及耐盐性[J]
.科学通报,2005,50(23):2617-2625.
被引量:36
4
万建民.
作物分子设计育种[J]
.作物学报,2006,32(3):455-462.
被引量:127
5
冯建成.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3):43-47.
被引量:45
6
田纪春,邓志英,牟林辉.
作物分子设计育种与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J]
.山东农业科学,2006,38(5):30-32.
被引量:13
7
肖仲久,佀胜利,李小霞,朱文华.
小麦主要病害的抗病基因研究进展[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7,26(2):171-178.
被引量:8
8
葛荣朝,赵宝存,陈桂平,秘彩莉,沈银柱,黄占景.
小麦耐盐相关基因TaSTK的克隆[J]
.作物学报,2007,33(5):857-860.
被引量:5
9
万建民.
中国水稻分子育种现状与展望[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9(2):1-9.
被引量:27
10
王海燕,刘大群,杨文香,李亚宁,张娜,高倩.
TcLr35小麦中病程相关蛋白1基因的克隆及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7,8(1):16-20.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11
1
王丹,秦海英,李华,赵平,谢文芳,程星.
浅析小麦分子育种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5(2):154-155.
被引量:6
2
孟肖,董聪,张正斌,徐萍,张文胜,刘新江.
水分利用效率分子标记在小麦不同种质材料中的分布[J]
.麦类作物学报,2015,35(7):926-932.
被引量:6
3
杨美娟,黄坤艳,韩庆典.
小麦白粉病及其抗性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2016,14(5):1244-1254.
被引量:36
4
王成.
浅析小麦种植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16,36(20):70-71.
被引量:1
5
裴磊,刘莉,刘新月,卫云宗.
气象因素对旱地小麦品种灌浆特性影响的研究[J]
.北方农业学报,2016,44(6):67-72.
被引量:5
6
牛瑜琦,唐朝晖,逯成芳,左静静,闫贵云,王长彪,赵兴华,刘江,任永康.
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2017,45(6):873-876.
被引量:5
7
赵吉平,任杰成,郭鹏燕,许瑛,周伟.
小麦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的结合探讨[J]
.山西农业科学,2018,46(12):1980-1982.
被引量:7
8
高明刚,郭营,赵岩,安艳荣,李斯深.
基于分子标记的小麦亲本评价和组合设计[J]
.山东农业科学,2021,53(5):64-68.
被引量:1
9
安艳阳.
小麦常规育种技术分析[J]
.种子科技,2022,40(2):55-57.
被引量:7
10
宋楠,张潇文,李艳虹,张晓军,李欣,张树伟,陈芳,常利芳,郭慧娟,乔麟轶,畅志坚.
植物盐响应机制研究进展[J]
.陕西农业科学,2023,69(2):101-104.
同被引文献
124
1
阙青敏,欧阳昆唏,李培,陈晓阳.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J]
.植物生理学报,2019,55(11):1555-1562.
被引量:10
2
陈桥生,张道荣,陈善杰,汤清益,张晓波.
多基因聚合在鄂麦19多抗性选育中的应用[J]
.麦类作物学报,2006,26(6):35-37.
被引量:8
3
孙亚辉,李瑞奇,党红凯,张馨文,李慧玲,李雁鸣.
河北省超高产冬小麦群体和个体生育特性及产量结构特点[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0(3):1-8.
被引量:65
4
杜永,王艳,王学红,刘辉,杨成,杨建昌.
稻麦两熟区超高产小麦株型特征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8,28(6):1075-1079.
被引量:19
5
王晓明,谢碧霞,李俊彬,曾慧杰,李永欣.
金银花ISSR分子标记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28(6):14-18.
被引量:24
6
李丽琳,范晓东.
河北省优质小麦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98-99.
被引量:4
7
季书勤,赵淑章,王绍中,吕凤荣,刘媛媛,张荣英,仲有政.
温麦6号小麦9000kg/hm^2若干群体质量指标研究初报[J]
.作物学报,1998,24(6):865-869.
被引量:32
8
谭行之,崔崇士,屈淑平.
南瓜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J]
.中国瓜菜,2010,23(3):37-40.
被引量:4
9
张飞,陈发棣,房伟民,陈素梅,张鲜艳,尹冬梅.
菊花管状花数量和花心直径的QTL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7):1443-1450.
被引量:4
10
秦海英,程星,亓晓光.
小麦育种工作的方向和途径[J]
.中国种业,2011(5):20-20.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9
1
赵吉平,任杰成,郭鹏燕,许瑛,任超.
小麦常规育种技术与改进策略研究[J]
.中国种业,2019(7):13-15.
被引量:8
2
李吉朝,李红彬.
我国小麦育种方向的创新与实践[J]
.热带农业工程,2019,43(3):70-72.
3
安霞,张海军,蒋方山,吕连杰,陈军,牟群,韩明明.
小麦常规育种技术概述及应用[J]
.中国种业,2019,0(12):23-25.
被引量:6
4
吴冬华.
小麦常规育种技术发展趋势与优化措施[J]
.农业工程技术,2020,40(11):96-96.
被引量:4
5
钱润,周骏辉,杨健,黄璐琦,袁媛.
中药材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20,45(20):4812-4818.
被引量:19
6
安艳阳.
小麦常规育种技术分析[J]
.种子科技,2022,40(2):55-57.
被引量:7
7
陈建功.
现代农业生产中小麦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的研究[J]
.种子科技,2023,41(15):32-34.
被引量:2
8
王改革,李爱国,张文斐,袁曼曼,宋晓霞.
国审小麦品种漯麦26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评价[J]
.现代农业科技,2024(8):9-12.
9
郭晓蕊,赵爱菊,刘玉平,赵炜,马志高,吕亮杰,陈希勇.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冀麦479的选育及育种策略[J]
.河北农业科学,2024,28(2):73-76.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邸子真,姜鸿,王光函,李国信,刘晶,马跃海.
采用ISSR分子标记法对射干及其近缘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5):147-149.
2
谭炳武.
小麦常规育种技术概述及应用[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7):189-189.
被引量:5
3
马艳明,娄鸿耀,陈朝燕,肖菁,徐麟,倪中福,刘杰.
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基于SNP芯片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学报,2020,46(10):1539-1556.
被引量:16
4
桑梦如,戴仕林,刘潺潺,吴啟南.
基于性状特征和ISSR分子标记的三棱居群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21,46(4):931-937.
被引量:4
5
王继永,王浩,曾燕,史玉宝,尚兴朴,郑司浩.
中药材种业发展现状及品牌化战略路径[J]
.中国现代中药,2021,23(6):955-963.
被引量:16
6
黄成.
小麦新品种涡麦20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
.园艺与种苗,2021,41(7):51-52.
被引量:2
7
孟淑华.
小麦常规育种技术发展趋势与优化措施[J]
.农业灾害研究,2021,11(5):168-169.
被引量:3
8
张莹雪,李小娜.
中药种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展望[J]
.饲料博览,2021(10):48-52.
被引量:2
9
曹若飞,黄元斌,滑梦蕊.
晋城市头南村中药材产业发展困境及路径探究[J]
.南方农业,2021,15(32):189-191.
10
安艳阳.
小麦常规育种技术分析[J]
.种子科技,2022,40(2):55-57.
被引量:7
1
王一博.
林木良种繁育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8(11):191-191.
被引量:3
2
李峰.
高通量分子育种技术助力小麦育种[J]
.中国农垦,2018,0(6):39-39.
3
李慧琴,丁丽,王韵翔,徐晓强.
玉米育种取样机技术研究[J]
.种子世界,2017(10):55-56.
被引量:1
4
我国2018年首次大范围试种海水稻[J]
.科学之友,2018,0(5):5-5.
5
李忠华,张宏芝,段俊杰,董志强,于海清,辛克江.
生长调节剂吨田宝对新疆南部滴灌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6):46-51.
被引量:1
6
王国英,张祖新,宋任涛.
解码基因,开启精确育种之门[J]
.科技纵览,2018(5):64-65.
7
周军.
海水稻是生长在大海里的吗[J]
.科普天地,2018,0(7):9-9.
8
武学强.
如何提高肉牛养殖的成活率[J]
.农民致富之友,2018(11):22-22.
9
陈守亮,王桂荣.
种子编织带技术在我团的应用[J]
.农村科技,2003(4):19-19.
10
张天春.
温室连续加代与混合法选择是加速水稻新品种选育的有效途径[J]
.农业科技通讯,2018(4):238-239.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