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古佛教与隋唐政治关系研究随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笔者尝论中古知识、信仰与政治世界的关联性(1),但并未讨论佛教。原因在于佛教本身在中古时期就是一个庞大的知识和信仰体系,从方方面面影响到中古时代的政治起伏、社会生活,乃至人们的心灵世界,因此值得单独提出来重点探讨。以往有关中古政治史的研究,或多或少地视佛教(以及其他宗教)为一种宗教信仰,而忽略了其作为政治学说和社会理论的一面,从而将其置于研究的视野之外。虽然从政治集团学说角度,将佛教势力作为一种投机角色进行分析研究的成果很多.
作者
孙英刚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出处
《唐宋历史评论》
2016年第1期262-279,共18页
关键词
中古时期
政治关系
佛教
隋唐
信仰体系
心灵世界
宗教信仰
政治学说
分类号
B949 [哲学宗教—宗教学]
K23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7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4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1
孙英刚.
神文时代:中古知识、信仰与政治世界之关联性[J]
.学术月刊,2013,45(10):133-147.
被引量:9
2
陈弱水著..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99.
3
荣新江.
盛唐长安与敦煌——从俄藏《开元廿九年(741)授戒牒》谈起[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3):15-25.
被引量:27
4
劉淑芬.
玄奘的最後十年(655—664)——兼論總章二年(669)改葬事[J]
.中华文史论丛,2009(3):1-97.
被引量:28
5
金申编著..佛教雕塑名品图录[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5:687.
6
孙英刚著..神文时代 谶纬、术数与中古政治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489.
7
桑兵.
“了解之同情”与陈寅恪的治史方法[J]
.社会科学战线,2008(10):98-109.
被引量:21
8
郭朋..中国佛教思想史[M],1994.
9
汤用彤著..隋唐佛教史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373.
10
侯旭东著..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 以造像记为中心的考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79.
二级参考文献
107
1
湛如.
敦煌菩萨戒仪与菩萨戒牒之研究[J]
.敦煌研究,1997(2):77-88.
被引量:10
2
董玉祥,杜斗城.
北凉佛教与河西诸石窟的关系[J]
.敦煌研究,1986(1):90-98.
被引量:9
3
马世长.
莫高窟第323窟佛教感应故事画[J]
.敦煌研究,1982(1):80-96.
被引量:26
4
刘屹.
近年来道教研究对中古史研究的贡献[J]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8):12-20.
被引量:10
5
荣新江.
《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评介[J]
.中国史研究,2000(1):167-169.
被引量:4
6
刘浦江.
“五德终始”说之终结——兼论宋代以降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J]
.中国社会科学,2006(2):177-190.
被引量:100
7
孟宪实.
吐鲁番新发现的《唐龙朔二年西州高昌县思恩寺僧籍》[J]
.文物,2007(2):50-55.
被引量:21
8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A]..《金明馆丛稿二编》[C].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被引量:11
9
陈美东2008.《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被引量:1
10
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道格拉斯·安斯利英译,傅任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2页.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46
1
杜成辉,马志强,胡玉平.
应县木塔秘藏中的两件辽代印制菩萨戒牒[J]
.云冈研究,2024,4(1):81-89.
2
殷弘承,王斌.
龟兹石窟壁画中菩萨信仰及其流行[J]
.云冈研究,2023,3(1):9-12.
3
李瑞哲.
龟兹石窟壁画中的誓愿画[J]
.西部考古,2020(1):163-182.
被引量:1
4
李瑞哲.
龟兹石窟与小乘说一切有部佛教思想[J]
.西部考古,2019(2).
5
庞跃雷.
北凉石塔七佛一弥勒造像考察[J]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19,0(3):125-129.
被引量:4
6
張美僑.
佛教文獻編纂史和寫本一切經史中的《大般若經》[J]
.唐研究,2022(1):185-206.
7
杨效俊.
道宣对法门寺佛舍利崇拜制度形成的促进作用[J]
.唐史论丛,2020(2):178-192.
8
杨志飞.
论玄奘译场的文臣监译[J]
.唐史论丛,2020(1):217-234.
被引量:4
9
鲍隆轩.
隋文帝时代地方社会的信仰生活与区域治理[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4(1):73-90.
10
张重洲,闫丽.
晋唐时期弥勒信仰在敦煌、高昌传布考[J]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3(1):81-98.
1
敬凯雁.
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J]
.考试周刊,2017,0(41):190-190.
2
谢重光.
千年旧帐的妙用——吐鲁番文书对中古寺院经济研究的推动[J]
.文史知识,1992(8):39-42.
3
李英华.
论国学教育中的文化自觉问题[J]
.国学(汉斯),2017,5(1):1-6.
4
夏静.
《文气话语形态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5
王鹤琴.
信仰与灵应:十六罗汉图的宗教功能[J]
.中国书画,2018(6):54-78.
被引量:1
6
蒲成中.
非奴婢而是被收养人:敦煌文书中“恩子”的身份[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5):144-152.
7
阎步克.
田余庆先生的治史成就及其对我的启迪[J]
.许昌学院学报,2018,37(5):1-6.
被引量:1
8
杨计国,徐成.
北魏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创新与拓展——读王永平《迁洛元魏皇族与士族社会文化史论》[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8,34(2):40-45.
唐宋历史评论
201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