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代自從雍正、乾隆朝開始,在原有的早朝——御門聽政之外,另外形成了每日京中部院(6值、軍機處見起的早朝制度,其核心内容就是奏摺處理。具體包括每日淩晨值日部院遞摺,堂官遞膳牌預備召見;皇帝閲看奏摺,通過指甲劃痕、直接批答或咨詢大臣後述旨等方式進行處理,該制度終結於宣統三年第二次責任内閣成立之後。從同治朝開始,該早朝程序加入垂簾聽政的内容,皇太后取代皇帝,閲覽並初步處理内外奏摺,交軍機處擬批後覆核。光緒帝親政及接受"歸政"後,每日極早批閲並發下奏摺,接見大臣,將早朝時間提前,展示出法祖勤政的新面貌,但也影響到政務的合理決策,未起到醫治政治沉疴之效。戊戌政變後,慈禧太后再訓政,雖仍由光緒帝批閲奏摺、接見大臣,然皇太后皆在場監督,實質性的政務皆由其裁決。
出处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5-274,共30页
基金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清季中央政府的文書流轉、政務運作與制度變遷研究”(項目编號:16CZS060)的階段性成果
浙江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行政團隊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