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象”“意”“法”三个要素分析来临习碑刻——以《礼器碑》《开通褒斜道碑》为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书法中"象""意""法"的哲学渊源,并通过对《礼器碑》《开通褒斜道碑》中的这三个要素进行分析,探索临习这两个作品的正确方法,并举一反三,最终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找到临习碑刻的恰当的分析方法。
作者
孙政
机构地区
山东建筑大学
出处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第5期174-175,共2页
China National Exhibition
关键词
象
意
法
碑刻
临习方法
分类号
J292 [艺术—美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王镇远著..中国书法理论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368.
2
华人德著..中国书法史 两汉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83.
3
杨春时,杨晨.
中国古典美学意象概念的主体间性[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4):21-25.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陈伯海.
释“意象”(上)——中国诗学的生命形态论[J]
.社会科学,2005(9):163-169.
被引量:18
2
皮朝纲,钟士伦,李天道编.审美与生存[M].成都:巴蜀书社.1999,03.
被引量:6
3
许慎.说文解字注(经韵楼藏本)[M].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被引量:1
4
叶朗.中国历代美学文库·明代卷: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5
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
12
1
汪许莹.
从唱和词观陈亮对辛弃疾词作的影响[J]
.社会科学家,2012,27(5):121-124.
被引量:1
2
赵云洁.
论《边城》对中国传统文艺美学思想的继承[J]
.科技信息,2012(36):340-340.
3
赵云洁.
落拓公子的悲情世界——晏几道其人其词研究[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118-120.
被引量:1
4
赵云洁.
太平宰相 富贵词章——晏殊其人其词研究[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2(4):102-103.
5
齐光远.
后实践美学的审美超越论及美学意义[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2):113-117.
6
刘连杰.
身体美学应是身体存在论美学[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6(4):28-34.
被引量:6
7
裴萱.
从“美的规训”到“美的盛典”:1980年代美学话语的谱系转型[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4(1):107-112.
被引量:1
8
王帅锋.
中国书法美学之“意象”[J]
.小品文选刊(下),2016,0(12):179-179.
被引量:1
9
韩伟,李楠.
中国古代文论的理论自觉与阐释学重构[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5(2):31-38.
被引量:2
10
张旭,孙红.
中国书法视阈下审美同情的审美主体间性[J]
.今传媒,2016,24(12):148-150.
1
施蛰存.
十、摩崖[J]
.文史知识,1988(2):55-57.
2
张小丽,慕德春.
魏碑的特点及临习方法的探析[J]
.美术教育研究,2017,0(4):31-31.
被引量:2
3
刘欣斋.
牡丹[J]
.生命世界,1978,0(2):38-39.
被引量:1
4
吕相国.
论王弼易学之生成性思维[J]
.周易研究,2018(2):68-75.
被引量:1
5
李军,钟志金.
蒙古族传统动物图案中的“天人合一”观解析[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5(3):136-142.
被引量:3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