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谈《麦克白》超自然因素隐喻翻译——以梁实秋译本为例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麦克白》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经典戏剧,同《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被公认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超自然因素隐喻是该剧本的一大特色,它不仅传达出戏剧要求的强烈情感,还营造出一个相当恐怖的氛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研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解读《麦克白》译本中的隐喻翻译,旨在为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新思路。
作者
傅煜尧
机构地区
杭州师范大学
出处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8年第1期7-10,共4页
English Square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麦克自》
超自然因素隐喻
翻译
翻译策略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1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54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1
狄伟进..认知隐喻理论与外语教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0:
2
蓝仁哲.
莎剧的翻译:从散文体到诗体译本——兼评方平主编《新莎士比亚全集》[J]
.中国翻译,2003,24(3):40-44.
被引量:29
3
李伟民.
艰难的进展与希望——近年来中国莎士比亚研究述评[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2(1):28-33.
被引量:17
4
李伟民.
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75-84.
被引量:11
5
刘翼斌..概念隐喻翻译的认知分析——基于《哈姆雷特》对比语料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6
刘翼斌.
《哈姆雷特》隐喻汉译认知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7(3):56-60.
被引量:4
7
刘云红.
认知隐喻理论再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8):16-18.
被引量:33
8
汤平著..魔幻与现实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超自然因素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452.
9
万鹏杰.
《麦克白》中女巫形象的作用诠释[J]
.外语研究,2005,22(3):70-72.
被引量:15
10
于艳红.
隐喻的认知与翻译[J]
.语言与翻译,2005(1):53-56.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141
1
刘晴.
对《麦克白》和《血手记》的比较分析[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0(5):126-128.
被引量:2
2
颜学军.
作为悲剧主人公的麦克白[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0(3):43-48.
被引量:14
3
廖冬芳.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
.科技资讯,2007,5(9):135-136.
被引量:4
4
耿艳梅,阮红梅.
也谈隐喻翻译的合成理论[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S2):315-319.
被引量:10
5
张蓊荟.
关联翻译理论的译意观[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37(S2):199-202.
被引量:3
6
曾艳兵.
语言的悲剧——《麦克白》新论[J]
.外国文学,1999(4):77-82.
被引量:17
7
戴镏龄.
《麥克佩斯》与妖氛[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4,10(2):26-32.
被引量:4
8
谈瀛洲,陆谷孙.
《麦克白》的现代主义解读[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9(2):78-83.
被引量:4
9
方平.
莎士比亚诗剧全集的召唤[J]
.中国翻译,1989(6):14-16.
被引量:6
10
周珏良.
《麦克白》的悲剧效果[J]
.外国文学,1981(7):71-78.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154
1
王晓林,曾艳兵.
汉译《神曲》多文体辨析与世界文学经典化[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1(2):244-256.
被引量:1
2
钱科宇,毛智慧.
汉英隐喻性“兔”动物习语的认知突显[J]
.汉字文化,2022(14):155-157.
被引量:1
3
安蔚蔚.
从认知角度看隐喻翻译[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7(1):116-118.
4
王青.
论曹禺的莎剧翻译艺术[J]
.长城,2009(4):53-54.
被引量:1
5
耿协萍.
问世间“愁”为何物——“愁”的隐喻认知分析[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8-20.
被引量:1
6
徐彩华.
从概念隐喻的角度看隐喻翻译教学[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3):59-60.
被引量:1
7
孙艳.
莎剧《哈姆雷特》的语体风格剖析[J]
.芒种,2012(18):86-87.
8
张毅.
论《哈姆雷特》小说的叙事结构及艺术特点[J]
.芒种,2012(8):69-70.
9
刘金龙.
形似·神似·翻译——中西译论中形神辩证观新解[J]
.民族翻译,2009(3):36-40.
被引量:1
10
张卓.
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对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影响[J]
.作家,2008,0(22):185-18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
1
吴勇.
论言语行为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1):73-78.
被引量:8
2
顾曰国.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诠释与批判[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9,21(1):30-39.
被引量:123
3
束定芳.
言语行为理论述评[J]
.外语教学,1989,10(2):10-16.
被引量:38
4
周宁.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鲁迅翻译思想及翻译实践研究[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18(1):45-48.
被引量:8
5
宋雪.
女巫的预言——从保罗·德曼的隐喻阅读模式解读《麦克白》[J]
.国外文学,2010(4):90-94.
被引量:2
6
钱艳秋.
后殖民主义入侵下的翻译策略[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1):26-28.
被引量:2
7
童晓燕.
模糊的预言,悲壮的命运——《麦克白》之语用模糊解读[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2):48-51.
被引量:1
8
杜运泉.
近代西学东渐中的翻译出版及其当代启示[J]
.中国图书评论,2018,41(11):99-10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邓林.
言语行为理论下《麦克白》中女巫预言的翻译研究[J]
.海外英语,2019,0(16):23-24.
2
许芳琼.
“西学东渐”下中国翻译策略的演变[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20,19(3):82-84.
1
薇薇,蔡成恩.
歌剧《麦克白》的故事(一)[J]
.琴童,2017,0(11):14-15.
2
热脸[J]
.新民周刊,2017(40):69-69.
3
王佳.
莫里森《家》中的“鬼魂”形象[J]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7(1):35-38.
4
王玉凯.
浅析隐喻和意象关系及翻译策略[J]
.长江丛刊,2017,0(31):53-53.
5
张芒.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对当代人们价值观的影响研究[J]
.小品文选刊(下),2016,0(7):10-10.
6
昔日的暗影——《无足重轻的女子》[J]
.戏剧文学,2017,0(11):158-158.
7
董洁.
卞之琳的翻译和诗歌创作[J]
.语言与文化研究,2010(3):219-222.
8
赵晖.
名人名言话理想[J]
.考试与评价(英语高二专刊),2017,0(9):54-54.
9
王若菡.
论希罗多德《历史》中的神人关系[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5):49-54.
10
荀令香.
访英散记[J]
.戏曲艺术,1984,5(2):3-10.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