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当前网络共同体建构理路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兼谈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何以可能 被引量: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自滕尼斯系统性表述"共同体"概念以降,西方学者对"我们应当如何共处"的思考基本循着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两种目的论的理路。个体利益(意志)先在于"集体善"的理论起点。这种根植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上的个人本位,放大了个体对物的占有的渴望,使得网络共同体内的交往关系更加被扭曲和异化。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正是对信息时代下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的反思和批判。但当前看来,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建构理路中也存在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简单化以及历史唯物主义解构性理解的问题。因此,为了重塑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内平等真诚的交往关系,必须要求我们把握现实中矛盾之间必要的张力,以及坚定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在建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真正创新和发展信息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作者 吕焰 丁社教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7-93,共7页 Academic Forum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行政自由裁量的公共性研究”(15XKS011)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网络语言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2015A026)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43

  • 1赵磊.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危机——唯心论抑或唯物论[J].经济学动态,2004(7):82-86. 被引量:8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2页. 被引量:429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8.第344页. 被引量:215
  • 4Michael Sandel,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 of Jus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p. 17,20, 21,62,14. 被引量:1
  • 5Michael Walzer, Spheres of Jus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 1983, p. 3,3,4,6. 被引量:1
  • 6Alasdair MacIntyre, Whose Justice? Which Rationality?, Notre Dame, Indiana :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88, pp. 335 - 336. 被引量:1
  • 7Alasdair Maclntyre, After Virtue, Notre Dame, Indiana: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Second Edition, 1984, p. 220. 被引量:1
  • 8Michael Sandel,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 of Jus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pp. 148 - 149,150. 被引量:1
  • 9《孙正聿哲学文集》第5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被引量:1
  • 10.《高清海哲学文存》第1卷[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2页. 被引量:2

共引文献35

同被引文献98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