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流在低咳嗽峰流速(CPEF)帕金森氏病(PD)患者拔管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PD合并肺部感染需要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26例患者,在顺利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1h后嘱患者用力咳嗽,测定CPEF,完成测量后拔除气管插管,根据测定CPEF平均值将其分为高CPEF组(CPEF≥60L/min)和低CPEF组(CPEF<60L/min)。高CPEF组患者根据痰液情况由护士床旁吸痰;低CPEF组每天主动给予1次纤维支气管镜引流。将拔管后72h内不需重新插管视为拔管成功。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拔管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率、拔管后ICU住院时间、28d病死率。结果 26例PD患者中高CPEF组17例,低CPEF组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前APACHEⅡ评分、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28d病死率、再插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CPEF组拔管后ICU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低CPEF患者拔管后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引流可以降低再插管率,避免通气时间延长,但不能缩短拔管后ICU住院时间及降低病死率。
出处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277-3278,共2页
Chongqing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