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斜角进针、不同压力及低位抽吸对粉剂药物不溶性微粒污染、溶解速度及药液抽吸后残余量的影响,寻找提高护理时效性、确保输液安全性、保障药量完整性的方法。[方法](1)运用传统垂直进针法和斜角进针改良法穿刺密封瓶橡胶皮塞,通过比较针头堵塞情况,探求配液过程中降低不溶性微粒污染的操作方法;(2)根据密封瓶内压力的不同类型,比较不同压力状态下的溶解速率;(3)采用"低位抽吸"对传统抽吸药液操作方法进行改良,分别抽取药液后观察密封瓶内药液残留量,探求解决药液抽吸后残余量过大的操作方法。[结果]对照组阻塞率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不同压力组药物溶解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液抽吸后残余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角进针改良法穿刺密封瓶橡胶皮塞能减少针头堵塞次数,药瓶内压力越低,粉剂药物溶解速度越快,"低位抽吸"法能减少药液残留。
出处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7年第5期1759-1762,共4页
Chinese Nursing Researsh
基金
佛山市自筹经费类科技计划项目
编号:15AB00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