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17-317,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
同被引文献56
1 徐玮,冉江洪.赤腹松鼠及其危害防治的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2004,25(4):16-21. 被引量:26
2 王玉玺,张淑云.中国兽类分布名录(三)[J] .野生动物,1993(4):11-16. 被引量:26
3 洪朝长.福建啮齿动物研究进展[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3,4(6):478-482. 被引量:2
4 王德华,王祖望,孙儒泳.根田鼠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变化及其适应意义[J] .兽类学报,1995,15(1):53-59. 被引量:64
5 王丕烈,童慎汉,袁红梅.福建惠安沿岸搁浅的柏氏中喙鲸[J] .水产科学,2006,25(10):524-527. 被引量:7
6 王新建,周立志,张有瑜,邢雅俊,顾长明.安徽省兽类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J] .兽类学报,2007,27(2):175-184. 被引量:12
7 李竹云,杨道德,王琅,宗道生.江西庐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多样性及评价[J]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6):105-108. 被引量:17
8 太田嘉四夫.北海道野生鼠类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156-168. 被引量:1
9 Tomasi T E, Horton T H. Morpho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the energy state of small animal in mammals energetics., interdisciplinary views of metabolism and reproduction[M]. New York: Comell University Press, 1992: 83-104. 被引量:1
10 Korn H. Intestine lengths of Southern African savanna rodents and insectivores: intra-and inter-specific comparisons [J]. Zool, 1992, 228: 455-46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6
1 江剑平,林雪莹.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lus)消化道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6):105-108. 被引量:8
2 陈友铃,张秋金,杨青.福建哺乳动物区系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09,36(2):23-30. 被引量:14
3 金志民,刘铸,朴忠万,乔征磊,张宏远.松鼠消化系统的形态学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770-16771. 被引量:3
4 王乾坤.馆藏福建哺乳动物名录[J] .福建林业科技,2019,46(4):60-65.
5 李蕴慧,黄镇,陈友铃.基于G-F指数的福建省陆生哺乳动物多样性分布格局[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6(5):23-29. 被引量:7
6 刘维俊,徐国英,林代华,周淑姮,王加熊,曾志伟.福建省部分疑难鼠的DNA条形码鉴定[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21,27(4):1-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31
1 曾志伟,韩腾伟,王加熊,徐国英,黄玲琼,周淑姮,刘维俊,肖方震.福建省龙岩市啮齿动物携带戊型肝炎病毒和温州病毒调查及基因特征[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24,30(3):1-4.
2 江剑平,付艳,张文华,林和.赤腹松鼠消化腺组织学观察[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6):87-91. 被引量:7
3 原宝东.赤腹松鼠春季生境选择初步分析[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4(1):63-67. 被引量:4
4 黄永辉.福建黄楮林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资源调查与分析[J] .华东森林经理,2011,25(2):55-58. 被引量:1
5 原宝东,邓维安.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lus)春季生境特征初步分析[J] .生物学杂志,2011,28(3):8-11. 被引量:9
6 原宝东.赤腹松鼠采食选择的季节性变化[J] .四川动物,2011,30(4):602-606. 被引量:13
7 金志民,刘铸,朴忠万,乔征磊,张宏远.松鼠消化系统的形态学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770-16771. 被引量:3
8 王乾坤.福建博物院自然馆馆藏哺乳动物标本目录[J] .野生动物,2013,34(3):178-183. 被引量:2
9 李娜,陈丕茂,张俊,梁沛文.中华白海豚骨骼的描述[J] .水产学报,2014,38(1):65-75. 被引量:2
10 赵桂英,于富贵,王国民,王燕,赵强,马天宇,张克勤.松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与分析[J] .中国兽医杂志,2014,50(2):32-33. 被引量:6
1 叶正襄,龙丘陵,汪笃栋.江西啮齿动物初步调查[J] .中国鼠类防制杂志,1989,5(4):230-231. 被引量:1
2 贾延库,高永荣,陈长安,周锷.北京地区啮齿动物种类和地理分布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9,10(2):87-90. 被引量:12
3 周树武,梁江明,曾竣,梁祥发,王柏环,温平.合浦县啮齿动物种类及其分布的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7,13(4):275-277. 被引量:1
4 古再努尔.孜比比拉,马合木提.哈力克,吾玛尔.阿不力孜,艾尼瓦尔.吐米尔.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新疆啮齿动物种类组成的比较[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6):94-98. 被引量:3
5 缪国银.环县啮齿动物区系调查[J] .甘肃畜牧兽医,2008,38(6):13-15. 被引量:1
6 程瑾瑞,张知彬.啮齿动物对种子的传播[J] .生物学通报,2005,40(4):11-13. 被引量:16
7 李秀丽.白城地区草原鼠类调查[J] .吉林农业(下半月),2013(4):110-110. 被引量:1
8 郭万军.西藏当雄县草地鼠害及防治对策[J] .草业科学,1999,16(5):48-50. 被引量:3
9 刘全英,王建民,李学明,闫新波,王力民,周涌江,王屹.2007年新疆精伊霍铁路沿线啮齿动物调查[J] .地方病通报,2008,23(5):17-18.
10 王峰,刘国平,邵锴,王旭,任清明.东北地区啮齿动物种类和区系分布研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5,21(3):301-305.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