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皮格马利翁效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皮格马利翁效应通过对人的自我激励机制的强化 ,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和潜力 ,对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启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遵循信任原则、正诱导原则和期望适度原则 ,将皮格马利翁效应创造性地运用到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
作者
丁江
机构地区
东南大学党委办公室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95-97,共3页
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China(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
关键词
皮格马利翁效应
思想政治教育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郭亨杰.心理学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2
丁江.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信任原则[J].西部社会,2001,(10).
被引量:2
3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被引量:16
4
吴远,施春华主编..大学生实用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288.
共引文献
16
1
王姝彦,郭贵春.
试论科学心理学解释的自主性[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6):30-33.
2
宋华,陈啸,李卫兴,肖飞.
军队士兵16PF测验结果引发的对国内常模现实参照性思考[J]
.西南国防医药,2006,16(1):34-35.
被引量:8
3
田小东.
高校心理咨询模式的再设计及其实现[J]
.北方经贸,2006(1):124-125.
被引量:5
4
周评.
新工作环境中的角色定位[J]
.经济管理,2007,33(5):57-60.
5
宋华,赵育新,王琼书.
不同学历士兵群体人格因素的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9):7859-7861.
被引量:6
6
石月皎.
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23):84-84.
被引量:2
7
蔡星.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与就业服务体系研究[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10(2):62-63.
8
孔好为.
教师期望效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策略分析[J]
.学理论,2010(15):210-210.
9
宫清莲.
大学新生焦虑发展特点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0(11):163-164.
10
孙加记.
武术对动作速度意识开发的研究[J]
.体育世界,2011(9):75-77.
同被引文献
3
1
余亚林.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130-132.
被引量:2
2
杜丽佳.
论激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启示[J]
.山东工会论坛,2016,22(1):69-71.
被引量:5
3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
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
.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327.
被引量:483
引证文献
2
1
李超.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J]
.科教文汇,2009(21):10-10.
被引量:2
2
庞清,李丽.
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林区教学,2023(3):32-35.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李元.
“期望效应”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7):65-68.
被引量:1
2
吕兵.
浅析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J]
.科教导刊,2010(7):47-47.
被引量:2
1
丁江,丁鸣.
皮格马利翁效应对思想教育工作的启示[J]
.武警学院学报,2004,20(2):82-84.
被引量:3
2
朱世英,宋晓华.
皮格马利翁效应之于中国式教育的思考[J]
.中国科技博览,2014(9):245-245.
3
建立全员量化考核动态管理机制 充分调动争创"五好"内在积极性[J]
.内蒙古检察,1999(3):25-27.
4
傅七宝.
论增强教育对象的内在积极性[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5,11(1):37-38.
5
陈敏华.
“东盟方式”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J]
.国际观察,1997(5):16-19.
被引量:1
6
葛炜,王信国.
干群关系与“皮格马利翁效应”[J]
.党政干部论坛,1998(2):43-43.
7
段江玲.
基层党支部调动党员内在积极性的探讨[J]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5(2):34-35.
被引量:1
8
杨鸿玺.
莫把美国的休整当成衰落[J]
.学习月刊,2012(13):45-46.
9
刘光华.
也谈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我修养[J]
.湖南宣传,2003(18):36-37.
10
伍晓斌,贺云海.
关于加快建设弱势群体保护体系的思考[J]
.经济前沿,2006(12):54-57.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