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形象思维最初由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提出,19世纪末得到作家、理论家的普遍认同;进入20世纪后,形象思维在30年代经由法捷耶夫的论述而进入国家话语体系;40年代,高尔基对形象思维的阐释,使艺术形象所应遵循的意识形态原则更加明确;50年代,苏联审美学派的代表学者布罗夫明确反对形象思维,随后引起尼古拉耶娃等学者的论争。至此,形象思维与苏联的美学大讨论联系在一起,成为美学讨论中的一个综合的话语场域资源,从而奠定了形象思维在俄苏文艺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出处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67-71,共5页
Journal of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基金
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度校级自主科研项目"艺术审美认知视角下的形象思维问题研究"(2015MDQN1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