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洲作物马铃薯的传入及在福建省的引种栽培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16世纪以来,美洲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品种相继传人我国,其影响重大深远。笔者从中外食事交流史的视域展开,通过文献考订讨论了马铃薯传入中国的时间、途径及在福建省的引种栽培等问题。
作者
凌永胜
机构地区
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2期158-161,共4页
关键词
美洲作物
马铃薯
福建省
传播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9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51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8
1
张箭.
论美洲粮食作物的传播[J]
.中国农史,2001,20(3):89-95.
被引量:10
2
蒋一葵著..长安客话[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180.
3
曹玲.
明清美洲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研究综述[J]
.古今农业,2004(2):95-103.
被引量:28
4
滕宗璠,张畅,王永智.
我国马铃薯适宜种植地区的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1989,22(2):35-44.
被引量:37
5
朱聪.
我国马铃薯生产发展历程及现状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7):11121-11123.
被引量:17
6
汤浩,蔡南通,罗文彬,吴秋云,邱永祥,许泳清,李光星.
福建马铃薯育种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8):615-618.
被引量:23
7
曹玲.
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影响[J]
.古今农业,2005(3):79-88.
被引量:11
8
蓝勇.
明清美洲农作物引进对亚热带山地结构性贫困形成的影响[J]
.中国农史,2001,20(4):3-14.
被引量:39
二级参考文献
69
1
罗尔纲.
玉蜀黍传入中国[J]
.历史研究,1956(3):70-70.
被引量:9
2
罗荣渠.
中国与拉丁美洲的历史联系(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初)[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3(2):3-16.
被引量:11
3
郭松义.
番薯在浙江的引种和推广[J]
.浙江学刊,1986(3):47-51.
被引量:5
4
李伯重.
明清江南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三[J]
.农业考古,1985(2):150-163.
被引量:34
5
陈树平.
玉米和番薯在中国传播情况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1980(3):187-204.
被引量:43
6
何炳棣.
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J]
.世界农业,1979(4):34-41.
被引量:30
7
王家琦.
略谈甘藷和《甘薯录》[J]
.文物,1961(3):27-29.
被引量:6
8
夏鼐.
略谈番薯和薯蓣[J]
.文物,1961(8):58-59.
被引量:11
9
吴德铎.
关于甘薯和《金薯传习录》[J]
.文物,1961(8):60-61.
被引量:6
10
王家琦.
《略谈番署和署蓣》等二文读后[J]
.文物,1961(8):61-61.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51
1
李昕升,王荧.
近五年来美洲作物史研究评述(2016-2020)[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2(1):88-100.
被引量:3
2
张芳.
玉米进入中国的时间与路径研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的搜索[J]
.闽商文化研究,2019(1):15-18.
被引量:2
3
张敏波,刘锋.
清代番薯引种栽培对湘西种植业的影响[J]
.湖南农机,2007(3):35-37.
4
史立英,段辉娜.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和谐农村的建立[J]
.中国市场,2006(35):7-7.
被引量:2
5
翟乾祥.
明代马铃薯引入京津后的传播过程[J]
.古今农业,2002(4):54-55.
被引量:4
6
北京平谷区电子政务办公平台[J]
.办公自动化,2005,14(3):8-9.
7
蓝勇.
中国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反思[J]
.学术研究,2005(7):89-94.
被引量:5
8
蒋慕东,王思明.
烟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J]
.中国农史,2006,25(2):30-41.
被引量:15
9
蓝鸥.
2005年中国经济史研究总论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2):122-129.
10
张敏波,刘锋.
清代玉米推广栽培对湘西种植业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104-10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3
1
李燕山,李小波,姚春光,普红梅,梁淑敏,隋启君,白建明.
薯片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306’[J]
.园艺学报,2019,46(S02):2818-2819.
被引量:3
2
何炳棣.
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J]
.世界农业,1979(4):34-41.
被引量:30
3
翟乾祥.
我国引种马铃薯简史[J]
.农业考古,1987(2):270-273.
被引量:10
4
杨宝霖.
《长安客话》中之土豆,非是马铃薯。[J]
.古今农业,1991(1):86-86.
被引量:3
5
丁晓蕾.
马铃薯在中国传播的技术及社会经济分析[J]
.中国农史,2005,24(3):12-20.
被引量:14
6
谷茂,马慧英,薛世明.
中国马铃薯栽培史考略[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27(1):77-81.
被引量:32
7
佟屏亚.
中国马铃薯栽培史[J]
.中国科技史料,1990,11(1):10-19.
被引量:24
8
楚雪,王哲,韩业庭.
从“洋芋”到“土豆”的文化融合——马铃薯跨文化传播现象研究[J]
.甘肃社会科学,2012(4):127-131.
被引量:6
9
田恒林,谢丛华,向常青,黄大恩,吴承金.
高抗晚疫病、食用及加工兼用型新品种——鄂马铃薯3号[J]
.中国马铃薯,2000,14(2):124-125.
被引量:1
10
翟乾祥.
马铃薯引种我国年代的初步探索[J]
.中国农史,2001,20(2):91-92.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2
1
谢从华,柳俊.
中国马铃薯引进与传播之辨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1,40(4):1-7.
被引量:11
2
林金秀,凌永胜,李扬,魏毅,陈朝文,郑雅超.
中熟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泉薯5号的选育及特性[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23,19(1):27-3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单建伟,索海翠,王丽,安康,刘计涛,李成晨,白建明,李小波.
基于ddRADseq的马铃薯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21,48(12):120-128.
被引量:1
2
王清伟,姜洪新,刘训龙,曹嫱,蔡兴奎.
不同颜色地膜对春播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马铃薯,2021,35(6):538-543.
被引量:9
3
刘园园,董建科,单雅成,吴江海,何天久,刘明慧,李静文,宋波涛.
马铃薯野生种Solanum chacoense的特征特性及其在育种中的利用[J]
.中国马铃薯,2023,37(1):53-61.
被引量:2
4
党伟英,唐勋,赵婧,赵贵宾,朱永永,张宁,司怀军.
干旱胁迫下锌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
.生物学杂志,2023,40(2):71-74.
被引量:3
5
刘晶,史俊东,别克扎提·沙克依,席凯鹏,陶民刚,邱毓蓉.
晋南地区早熟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
.耕作与栽培,2023,43(5):137-139.
6
于博文.
陕甘宁边区马铃薯推广研究[J]
.农业考古,2023(6):94-101.
7
宋波涛,涂卫,王海波,董建科,袁平平,景晟林,刘园园,焦文标.
马铃薯种质演化与分类研究进展[J]
.中国马铃薯,2023,37(6):536-554.
被引量:1
8
林诗婷,凌永胜.
‘泉薯5号’马铃薯生长发育动态研究[J]
.东南园艺,2023,11(5):376-380.
9
李宁,刘骏,杨志清,李鸣凤,张炜.
施钾量对云南春作马铃薯生长发育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24,52(6):105-110.
10
王颖,李晨曦,夏军辉,骆俊婷,于斌武,尹鑫,宋波涛,赵喜娟.
小薯专用品种‘华薯16号’的结薯特性[J]
.中国马铃薯,2024,38(1):38-44.
1
王思明.
美洲原产作物的引种栽培及其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J]
.中国农史,2004,23(2):16-27.
被引量:48
2
王宝卿.
明清以来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山东为例(1368—1949)[J]
.中国农史,2006,25(3):48-61.
被引量:10
3
从美洲传入中国的作物[J]
.看历史,2007,0(21):20-21.
4
张箭.
农作物传播史研究的力作——读《美洲作物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有感[J]
.中国农史,2013,32(2):138-144.
被引量:1
5
王保宁.
花生与番薯:民国年间山东低山丘陵区的耕作制度[J]
.中国农史,2012,31(3):54-68.
被引量:6
6
蒋慕东,王思明.
明清时期进入中国的美洲物种[J]
.看历史,2007,0(21):15-15.
被引量:1
7
《中日茶文化交流史》出版[J]
.农业考古,2004(4):302-302.
8
胡献国.
苏东坡食事三则[J]
.中国保健食品,2006(10):62-63.
9
樊子威.
马铃薯抑芽保鲜剂—薯勿芽^(TM)[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17):74-74.
10
温小玲.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绿色南通发展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5):8630-8631.
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