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柏拉图的哲人身份和诗人(或称文学家)身份的争论涉及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并尝试理解他的作品。《斐德若》记叙了苏格拉底与文学青年斐德若之间关于吕西阿斯一篇公开演讲稿的私下谈话。在这场谈话之前,柏拉图以戏剧笔法叙述了苏格拉底与斐德若之间的相遇。正是在这段戏剧场景之中,柏拉图隐晦地呈现了哲人苏格拉底无法避开的政治境遇——哲人的爱欲如何借助言辞与常人的爱欲相融并促进常人灵魂的上升。在与斐德若的交谈中,苏格拉底清楚地把握了城邦与公共言辞之间的关系,巧妙地使用严肃戏剧诗术和双重修辞的技艺,既保护常人免受吕西阿斯言辞的危害,又恰当地为真正的哲人生活辩护。柏拉图的戏剧手法与苏格拉底的诗术及修辞合而为一,共同构成了哲学不可或缺的文学性因素。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