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天津夏播大豆区试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2015年天津夏播大豆区试各品种产量与其农艺性状之间的灰色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百粒重、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有效分枝、每荚粒数对参试大豆品种产量影响较大。因此,在天津地区进行育种单株选择时,应首先考虑百粒重、单株粒数、单株粒重、有效分枝、每荚粒数等主要农艺性状。
作者
李文琴
张岩
王晨
王轩
机构地区
天津市种子管理站
出处
《天津农林科技》
2016年第6期18-19,22,共3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ianj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关键词
大豆
产量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1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5
1
王秋玲,郭凌云,刘艳,张桂花,刘凤洲.
夏大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2,30(1):26-27.
被引量:27
2
徐泽茹,曹金锋,王茹芳,胡铁欢,卢思慧,高广居,吴凤训.
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2):1-2.
被引量:29
3
徐淑霞,李振贵,张光.
大豆区试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大豆科技,2012(1):28-30.
被引量:24
4
郝瑞莲.
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大豆通报,2002(2):11-12.
被引量:42
5
雷铁拴,郭瑞林,王新海,高明,孙立民,李新安主编..灰色系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20.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王淑荣.
灰色关联分析应用于大豆主要数量性状选择上的研究[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5,11(1):75-77.
被引量:19
2
解艳华.
大豆生育期与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2):14-15.
被引量:5
3
邓聚龙.农业系统灰色理论与方法[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被引量:45
4
盖均益主编.作物育种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29.
被引量:3
5
马育华.田间试验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5.
被引量:5
6
胡铁欢,卢思慧,曹金峰.
河北省夏大豆育成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J]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5):11-12.
被引量:13
7
张桂香,高儒萍,张秋萍.
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高粱耐瘠性初探[J]
.作物品种资源,1998(3):34-36.
被引量:6
8
张继君,陈红,李泽碧,贾兰,曾宪琪.
灰色关联分析在春大豆育种中的应用[J]
.西南农业学报,2009,22(3):575-578.
被引量:11
9
程亮.
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2009,41(8):28-29.
被引量:11
10
朱孔来.
花生主要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中国油料,1991(3):56-58.
被引量:24
共引文献
91
1
张富厚,郑跃进,侯典云,韦淑亚.
大豆荚粒性状对单株产量的效应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632-3633.
被引量:10
2
张富厚,郑跃进,王黎明.
河南省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842-4843.
被引量:51
3
张富厚,郑跃进,孟超敏,马战强.
夏大豆旱水地条件下性状的比较研究[J]
.中国种业,2007(3):25-27.
4
陈学珍,谢皓,王春霞,郭晓霞,樊珍珍,白宝良,于同泉,路苹.
不同生态区大豆种质资源产量与品质性状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2007,53(6):18-20.
被引量:6
5
成雪峰,张凤云.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夏大豆育种上的应用[J]
.大豆科学,2009,28(1):31-35.
被引量:18
6
张辉明,姜永平,韩阳瑞.
江苏省鲜食大豆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09,37(1):187-189.
被引量:15
7
张继君,陈红,李泽碧,贾兰,曾宪琪.
灰色关联分析在春大豆育种中的应用[J]
.西南农业学报,2009,22(3):575-578.
被引量:11
8
胡国玉,张磊,张丽亚,黄志平,李杰坤,胡晨.
国家大豆核心种质在黄淮夏播生态区的农艺性状及适应性初探[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9,10(3):448-452.
被引量:4
9
乔锋,罗英,曾绍贵,许旭明.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福建辣椒地方品种产量性状综合评估[J]
.福建农业学报,2009,24(4):318-322.
被引量:6
10
单彩云,魏玉光,张延军,李晓辉,聂录,董秀兰,刘成.
黑龙江省大豆主栽品种主要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J]
.大豆科学,2009,28(5):945-948.
被引量:30
同被引文献
52
1
赵团结,盖钧镒.
栽培大豆起源与演化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7):954-962.
被引量:74
2
杨茂区,陈伟,冯磊.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研究进展[J]
.大豆科学,2006,25(3):320-324.
被引量:40
3
孙海潮,万金红,郭安斌,卢道文,崔俊明,宋长江,裴振群,刘智萍,芦连勇,牛永锋,郑丽敏.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组合鉴定试验中的应用[J]
.玉米科学,2006,14(2):47-49.
被引量:44
4
左玉帮,曾爱武,袁希钢,余国琮.
从豆粕中提取大豆异黄酮传质动力学研究[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8,22(2):200-204.
被引量:21
5
王立秋.
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玉米科学,1997,5(4):23-25.
被引量:44
6
余飞,王友华,许海涛,许波.
黄淮海大豆区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多元相关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2008,37(10):41-44.
被引量:16
7
左文中,孙成明,陆卫平.
江苏玉米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对策——以淮安市为例[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11):16-19.
被引量:1
8
周蓉,陈海峰,王贤智,张晓娟,单志慧,吴学军,蔡淑平,邱德珍,周新安,吴江生.
大豆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及倒伏性的QTL分析[J]
.作物学报,2009,35(5):821-830.
被引量:22
9
孙芳芳.
浅议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
.科技信息,2010(17).
被引量:210
10
冯伟,李卫东.
特早熟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1):13-1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
1
倪正斌,孙扣忠,孙红芹,万林生,孙明法.
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7,33(2):65-69.
被引量:10
2
刘博,卫玲,肖俊红,杨海峰,段学艳,陈爱萍,任瑞兰.
山西省南部夏播大豆区试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2018,46(8):1295-1298.
被引量:1
3
代金英,张桂云,胡蕾,孙红芹,万林生,韩配配,倪正斌.
耐盐水稻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20,37(6):9-13.
被引量:9
4
龙舟,杨威,冯艳飞,任国鑫,刘丽滨,冯东升.
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22,34(5):1-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施伟,朱国永,孙明法,王爱民,严国红.
杂交稻产量及其相关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7,33(3):42-45.
被引量:2
2
陈荣丽,宋文兰,周胜,蔡治荣,易红华.
甜玉米鲜穗产量与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J]
.种子,2018,37(9):92-95.
被引量:18
3
吴荣华,庄克章,张春艳,李龙,齐孝峰.
鲁南地区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作物研究,2019,33(6):524-527.
被引量:5
4
贾斯淳,王娜,郝兴宇,宗毓铮,张东升,李萍.
不同干旱胁迫处理对大豆品种生长及逆境生理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19,34(5):137-144.
被引量:17
5
马江涛,方海田,刘慧燕,张光弟.
不同地区楼葱栽培种的性状与品质分析[J]
.中国果菜,2020,40(4):40-47.
被引量:1
6
赵术伟.
辽西地区酿造高粱品种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8):102-106.
被引量:1
7
代金英,张桂云,胡蕾,孙红芹,万林生,韩配配,倪正斌.
耐盐水稻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20,37(6):9-13.
被引量:9
8
孟静娇,张树明,刘婷婷,陈国斌.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21(4):128-129.
被引量:16
9
杨红燕,徐肖,栾海业,张英虎,臧慧,乔海龙,刘艳艳,陶红,陈健,陈和,沈会权.
长江中下游小麦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21,38(3):18-22.
被引量:10
10
冯艳飞,杨威,任国鑫,邓杰,李文龙,高树仁.
黑龙江省部分玉米杂交种的综合评价[J]
.作物杂志,2021(4):46-50.
被引量:15
1
吴宇.
中豆19号大豆[J]
.种子科技,1990,0(1):48-48.
2
顾和平,凌以禄.
优良大豆亲本58-161[J]
.作物品种资源,1994(2):52-52.
被引量:1
3
任秀荣,许海涛,吴德科,许波,戚同轩.
浅谈大豆区试、生产示范与大田生产的产量差异及对策[J]
.大豆通报,2005(2):5-6.
被引量:5
4
韦清源,陈渊,梁江,汤复跃,陈文杰,曾维英,覃德斌.
广西第十周期春大豆区试报告[J]
.广西农学报,2013,28(3):1-4.
被引量:3
5
陈可明.
湘春豆16号[J]
.湖南农业,1996(6):11-11.
6
于国宜,王大刚,吴倩,胡晨,胡国玉,李杰坤,黄志平.
2009-2015年安徽省大豆试验新品系对SMV和SCN的抗性评价[J]
.大豆科学,2016,35(5):782-788.
被引量:9
7
任秀荣,许海涛,吴德科,许波,戚同轩.
浅谈大豆区试、生产示范与大田生产的产量差异及对策[J]
.种子,2005,24(3):65-67.
8
张伟,苏前富,宋淑云,晋齐鸣,李红,隋晶,王立新.
2007年吉林省大豆主要病虫害发生及相应防治对策[J]
.吉林农业科学,2008,33(4):29-31.
被引量:14
9
大豆品种衢鲜5号[J]
.浙江农业科学,2011(6):1435-1435.
10
苗任重,刘志强.
大豆区试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探讨[J]
.北京农业,2007(33):1-2.
被引量:5
天津农林科技
201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