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说如何“重返时间的河流”——心灵史和小说史视野下的《望春风》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程光炜先生在《文学批评的再批评》中指出:文学批评应更有史家意识,在阅读一个作家时应通过阅读其全部作品来阅读一部作品。他以余华的《兄弟》(上下)为例指出,评论界对余华这部作品的苛评不免丧失了历史感。
作者
陈培浩
机构地区
韩山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122,共12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关键词
小说史
心灵史
河流
时间
文学批评
史家意识
《兄弟》
程光炜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程光炜.
文学批评的“再批评”[J]
.文艺争鸣,2016(3):1-3.
被引量:4
2
格非著..欲望的旗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283.
3
程光炜.
论格非的文学世界——以长篇小说《春尽江南》为切口[J]
.文学评论,2015(2):107-115.
被引量:8
4
格非著..雪隐鹭鸶 《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339.
5
谢有顺.
革命、乌托邦与个人生活史——格非《人面桃花》的一种读解方式[J]
.当代作家评论,2005(4):92-104.
被引量:36
二级参考文献
3
1
谢有顺.
重回“孤独的个人”——写在2004年的小说随想[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1):55-60.
被引量:1
2
格非.《废名的意义》,《塞壬的歌声》,第235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被引量:3
3
樊燕.
收获[J]
.青海教育,1995(4):20-2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5
1
顾盼.
《人面桃花》的时间谜团与三元结构背后的命运哲思[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3):226-231.
2
郑荣.
空缺与重复——浅析格非《人面桃花》的叙事艺术[J]
.文教资料,2008(28):177-178.
3
凡艳.
论格非《人面桃花》中陆秀米的“革命”和命运[J]
.沧桑,2008,0(4):238-239.
4
王春林.
对20世纪中国历史的消解与重构——评刘醒龙长篇小说《圣天门口》[J]
.小说评论,2005(6):49-55.
被引量:14
5
徐肖楠,施军.
市场中国个人化写作的演变[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6):85-90.
被引量:4
6
陈斯拉.
桃花源:抵达存在的路径——论格非小说的精神内核[J]
.文艺评论,2008(2):69-76.
被引量:2
7
陈明辉.
论后新时期小说的“个人化”与“伪个人化”品质[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2):100-103.
8
栾其萌.
摒弃偏执的历史写作——对格非《人面桃花》的解读[J]
.文教资料,2011(2):18-19.
9
陈娇华.
游离于乌托邦实践与退避归隐之间——格非《人面桃花》中近代知识分子形象的精神心理探析[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1):42-47.
被引量:2
10
王博园,孙正艳.
格非《人面桃花》的寓言化叙事[J]
.文学教育,2011(8):80-82.
同被引文献
34
1
陈培浩.
走向卡尔维诺——论王小波对卡尔维诺的接受[J]
.文教资料,2008(13):17-20.
被引量:3
2
莫言.
我的故乡与我的小说[J]
.当代作家评论,1993(2):37-39.
被引量:131
3
莫言.
说说福克纳这个老头儿[J]
.当代作家评论,1992(5):63-65.
被引量:25
4
蔡翔.
父与子——中国文学中的“父子”问题[J]
.文艺争鸣,1991(5):43-55.
被引量:9
5
杨经建.
论中国当代文学的“审父”母题[J]
.文艺评论,2005(5):20-24.
被引量:24
6
孟繁华.
百年中国的主流文学——乡土文学/农村题材/新乡土文学的历史演变[J]
.天津社会科学,2009(2):94-100.
被引量:68
7
王宁.
“世界文学”:从乌托邦想象到审美现实[J]
.探索与争鸣,2010(7):3-9.
被引量:28
8
张惠.
乡土美学的历史维度探讨[J]
.枣庄学院学报,2011,28(3):38-41.
被引量:1
9
陈平原.
说书人与叙事者——话本小说研究[J]
.上海文学,1996,0(7):70-79.
被引量:8
10
何平.
现代中国小说还乡母题的“转换”和“安置”[J]
.江苏社会科学,2012(6):166-17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8
1
郑馥宗.
审父、渎父和寻父——浅析《望春风》中赵云仙父亲形象的文学塑造与文化隐喻[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8(10):51-53.
2
陈斯拉.
“重返时间的河流”复现文学的意义——由《望春风》谈格非的文学时空观[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162-167.
3
杨丹丹.
文本互文、方法修正和精神证词[J]
.南方文坛,2020(4):47-52.
4
邹雅婕.
论格非《望春风》传统与先锋融合的叙事特色[J]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8(3):76-80.
5
王雨晴.
传统乡村在城镇化和现代化转型中的阵痛和衰落——格非小说《望春风》对乡土的回望与反思[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3):364-368.
6
凌桂芳.
格非《望春风》乡土美学的建构[J]
.文学教育,2021(7):22-26.
被引量:1
7
陈莹雪.
《晚熟的人》:叙事突围、精神还乡与现代性焦虑[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1):84-92.
被引量:1
8
王皓乐.
论格非小说《望春风》的乡村叙事[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2,37(6):38-44.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郝永静.
当下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审美建构--以《山海情》为例[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2,37(5):143-149.
2
邹淑琴,苏比努尔·亚库甫江.
高密东北乡之“变”——莫言《晚熟的人》的地理空间建构[J]
.西部文艺研究,2023(4):23-29.
1
陈卫星,彭爱芬.
胡应麟的小说史研究[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1):7-10.
被引量:1
2
孙连五.
“史家意识”与“文学洞见”——评夏济安的《黑暗的闸门》[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118-124.
3
欧阳文风,周秋良.
文化阐释与史家意识——论闻一多古典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视野之一[J]
.船山学刊,2003(4):136-139.
4
张海涛.
《拟连珠》的史家意识及悲情美[J]
.安康学院学报,2008,20(5):51-53.
5
叶隽.
史家意识与异国对象——中国学术视野里的奥国文学之成立[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4):1-9.
被引量:1
6
李洪波.
史家意识与遗民情怀——周密与笔记撰述[J]
.文史知识,2005(9):67-74.
7
樊运景.
金末杨宏道散文创作的史家意识[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2):106-108.
8
王艳芳.
卓然独步的史家意识──评邓星雨先生著《中国当代散文史》[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5(1):150-151.
9
于兴汉,吉晓明.
试论中国古代小说批评中的“史家意识”[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2(2):62-65.
10
王永.
史家意识与遗民情怀——元好问碑志文新论[J]
.民族文学研究,2006,24(2):61-66.
被引量:4
当代作家评论
201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