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校课程结构设计:从自发到自觉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学校课程结构设计对实现学校育人目标、提高学校课程整体水平、保障学校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很多学校在课程结构设计方面还处于模糊、随意和无序的"自发"状态。要从"自发"转变为"自觉",学校必须明确课程结构设计的内涵和必要性;厘清课程结构的设计模式,确保设计内容的有序;规范课程结构设计的程序,构建相应的支持系统。
作者
杨清
机构地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处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9-53,共5页
Educational Science Research
关键词
学校课程设计
课程结构设计
分类号
G6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7
1
黄甫全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510.
2
廖哲勋,田慧生主编..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34.
3
赵文平.
中小学学校课程结构研究的方法论思考[J]
.教育学术月刊,2012(9):92-94.
被引量:1
4
朱宁波,薛猛,石杰,周慧芹.
中小学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大连市两所学校为个案[J]
.中国教育学刊,2013(1):30-34.
被引量:7
5
李松林,贺慧.
中小学校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J]
.课程.教材.教法,2015,35(6):8-12.
被引量:31
6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主编..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普通高中提升课程领导力的探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62.
7
祝新宇,李嘉骏.
论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要义[J]
.中国教育学刊,2013(7):7-10.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8
1
石中英.
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
.教育研究,2006,27(1):3-9.
被引量:363
2
王家庭.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4):12-16.
被引量:22
3
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被引量:10
4
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9.33.31.
被引量:26
5
陈美如,郭昭佑.学校本位课程评鉴--理念与实践反思[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39.
被引量:1
6
刘贵华,王小飞,祝新宇.
论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模式[J]
.教育研究,2009,30(12):69-74.
被引量:24
7
刘耀明.
校本课程建设:内涵回归与价值实现[J]
.教育发展研究,2010,30(6):66-69.
被引量:19
8
宋跃飞.
“实践感”与理解个体行动——对布迪厄实践理论的分析[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75-79.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41
1
邵华.
基于“课题学习”的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构建[J]
.考试周刊,2014,0(48):72-73.
2
杨清.
教育理论研究者对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参与[J]
.教育发展研究,2015,35(11):27-32.
被引量:2
3
王梦娇,汪明.
加强学校课程顶层设计[J]
.中小学校长,2016,0(1):55-57.
被引量:1
4
祝新宇.
区域基础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主体关系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16,36(4):53-56.
被引量:1
5
赵婧.
学校课程建设的“教育学”思考[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17(2):6-10.
被引量:8
6
李润洲.
学校课程建设的教学论解读[J]
.基础教育,2016,13(3):31-35.
被引量:4
7
王亚,王庆洋.
战后法国小学国家主义课程比较研究[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105-106.
被引量:1
8
解建团,汪明.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构建[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8(4):25-29.
被引量:29
9
樊雪林.
“精准供给”引领学校健康发展——源自一所新建校的思考[J]
.中小学德育,2016(10):27-29.
被引量:1
10
郑雪松.
中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开发[J]
.课程.教材.教法,2017,37(1):95-100.
被引量:23
同被引文献
39
1
桑新民.
对“五育”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1991(6):159-166.
被引量:65
2
孙吉贵,刘杰,赵连宇.
聚类算法研究[J]
.软件学报,2008(1):48-61.
被引量:1079
3
丰际萍,杜增东,李梓.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当代教育科学,2011(14):33-35.
被引量:9
4
孙芙蓉.
试论课堂生态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
.教育研究,2011,32(12):59-63.
被引量:26
5
裴娣娜,沙培宁.
学校课程结构变革·学科教学本质探讨[J]
.中小学管理,2012(3):50-50.
被引量:5
6
李臣之.
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基本问题[J]
.课程.教材.教法,2012,32(5):8-14.
被引量:40
7
巩建闽,萧蓓蕾.
基于系统的课程体系概念探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2(6):102-106.
被引量:44
8
胡惠闵,崔允漷.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研制历程与问题回应[J]
.全球教育展望,2012,41(6):10-21.
被引量:53
9
王标,宋乃庆.
西南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三级课程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4):53-62.
被引量:2
10
赵文平.
论学校课程结构的构建[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7):52-5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3
1
孙芙蓉,潘龙飞,胡红珍.
新课改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基于中国知网1516篇期刊论文和435篇博硕论文的分析[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0(4):52-57.
被引量:1
2
钟飞燕.
大思政背景下新商科项目化课程设计探析[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9):87-89.
被引量:2
3
郝媛媛.
“五育融合”视域下学校课程体系的重构[J]
.林区教学,2023(11):104-10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张金玲,李亚杰,陈思.
大思政视域下汽车类“活页”教材资源建设路径研究——以《汽车生产现场管理》教材开发为例[J]
.汽车与驾驶维修,2023(11):10-12.
2
汪秋岚.
依托校史课程 推进“五育融合”——以校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为例[J]
.现代教学,2024(1):65-66.
3
肖梅香.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五育”融合策略[J]
.教师博览(下旬刊),2024(7):79-81.
4
李峰,谷小城.
数字化时代下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改革路径探索[J]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9(4):121-125.
5
郭霖,冯东.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CSSCI数据库(2008-2018年)的知识图谱分析[J]
.生活教育,2019(8):102-105.
被引量:2
1
夏惠贤.
多元智力理论与学校课程设计[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02(1):52-54.
被引量:1
2
刘素.
课程资源开发刍议[J]
.安徽教育科研(内刊),2003(5):26-26.
3
李江婷.
一叶一世界[J]
.教育文摘,2016(6):35-36.
4
郑雪艳,王攀峰,张天宝.
课程知识观的转型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J]
.中国冶金教育,2004,9(2):89-92.
5
岳坚强.
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浅谈[J]
.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0(11):30-30.
6
丁念金.
学校课程统整中的课程结构设计[J]
.课程.教材.教法,2008,28(11):3-7.
被引量:10
7
王君,刘丽丽.
在实践中探索,在反思中前行[J]
.学子,2009(12):6-8.
8
何雪峰.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浅议[J]
.小学生(教学实践),2011(3):42-42.
9
学校课程结构设计的一般顿序[J]
.福建教育(中学版)(B版),2009(1):2-2.
10
张建涛.
体育与健康教育创新之我见[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9):246-246.
教育科学研究
2016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