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双面霍尔:从编码/解码理论出发
被引量: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为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新左派有机知识分子,霍尔对于文化研究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戴维·莫利的悼文准确地呈现了霍尔对文化研究的贡献:"当年文化研究还只是少部分人的事业,半个世纪后它便无处不在、硕果累累了。"[1]可以说,"霍尔的名字就是文化研究的代名词"[2](P3)。上述对于霍尔一生学术贡献的评价,基本是当代学术界的共识。然而,对于霍尔一系列研究的具体观点。
作者
胡翼青
吴欣慰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共6页
Hebei Academic Journal
关键词
意识形态理论
霍尔
解码理论
专题讨论
斯图亚特
文化研究
编码
中国
分类号
B561.59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234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4
1
陈力丹,林羽丰.
继承与创新:研读斯图亚特·霍尔代表作《编码/解码》[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21(8):99-112.
被引量:68
2
(英)安吉拉·默克罗比(Angela,McRobbie)著,田晓菲译..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55.
3
(英)斯图尔特·霍尔(Stuart,Hall)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 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18.
4
(美)约翰·菲斯克(John,Fiske)著,杨全强译..解读大众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56.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陆扬.
“文化主义”述评[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5):5-11.
被引量:3
2
马驰.
伯明翰与法兰克福:两种不同的文化研究路径[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2):1-6.
被引量:10
3
道格拉斯.凯尔纳,雷保蕊.
文化马克思主义和现代文化研究[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7(5):80-85.
被引量:14
4
金惠敏.
听霍尔说英国文化研究——斯图亚特·霍尔访谈记[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1-44.
被引量:16
5
邹赞.
斯图亚特·霍尔论大众文化与传媒[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6):84-87.
被引量:19
6
邹赞.
英国文化主义研究述论[J]
.社会科学家,2011,26(10):34-37.
被引量:1
7
章辉.
电视话语与阶级斗争: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的文本主题[J]
.学习与探索,2012(4):123-128.
被引量:17
8
胡翼青,柴菊.
发展传播学批判:传播学本土化的再思考[J]
.当代传播,2013(1):12-15.
被引量:26
9
李萌.
技术迷思与发展传播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13,35(2):69-76.
被引量:7
10
熊慧.
范式之争:西方受众研究“民族志转向”的动因、路径与挑战[J]
.国际新闻界,2013,35(3):74-81.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67
1
石文婷.
斯图亚特·霍尔身份的海外阐释与中国启示[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2(2):199-211.
2
张子通.
西方权力话语体系形成的社会文化历史分析[J]
.汉字文化,2019,0(20):72-73.
3
周子恒.
对话·认同·反思:中国文化纪录片的当下书写与传播[J]
.电视研究,2020(3):74-77.
被引量:2
4
阙大为,朱海澎.
《凡人修仙传》:网络文学IP动画化改编的“梗”文化与社会化关系[J]
.动漫研究,2024(1):205-211.
5
郑伊健.
社交媒体中新闻误读的成因与干预[J]
.传播与版权,2021(2):1-3.
6
刘海龙,方惠.
2014年传播学十大观点[J]
.编辑之友,2015(2):19-23.
被引量:2
7
陈力丹,熊壮.
2014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15,37(1):6-24.
被引量:6
8
黄典林.
重读《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兼评斯图亚特·霍尔对传媒文化研究的方法论贡献[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23(5):58-72.
被引量:49
9
宗益祥.
意识形态“再发现”:斯图亚特·霍尔的媒介批判理论的历史逻辑[J]
.国外理论动态,2016(7):27-38.
被引量:4
10
周雅.
弹幕中受众的“狂欢”——基于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理论的分析[J]
.中国传媒科技,2016,0(7):68-69.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234
1
赵远.
《花木兰》:从动画片到真人电影[J]
.戏友,2020(5):60-61.
被引量:1
2
江玉琴.
论伯明翰学派先驱F.R.利维斯的民族文化建构——大众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英国本土文化的民族诉求[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7):250-255.
被引量:6
3
李彬.
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的比较研究[J]
.新闻大学,1995(2):16-19.
被引量:8
4
周宪.
文化的分化与“去分化”——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文化分析[J]
.文艺研究,1997(5):22-35.
被引量:23
5
章辉.
文化研究与政治经济学:从对抗走向联合[J]
.甘肃社会科学,2013(3):16-21.
被引量:5
6
汪晖,许燕.
“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汪晖教授访谈[J]
.甘肃社会科学,2006(4):235-248.
被引量:77
7
陶家俊.
现代性的后殖民批判——论斯图亚特·霍尔的族裔散居认同理论[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2(5):3-8.
被引量:20
8
斯图亚特.霍尔,李庆本.
多元文化问题的三个层面与内在张力[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3):235-242.
被引量:17
9
潘天强.
论英雄主义——历史观中的光环和阴影[J]
.人文杂志,2007(3):20-25.
被引量:47
10
汪晖.
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六十年代的消逝[J]
.开放时代,2007(2):5-41.
被引量:71
引证文献
14
1
曹顺庆,石文婷.
超越文化研究:我国学界与国外学界斯图亚特·霍尔研究的对比与思考[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0(4).
被引量:1
2
梁启越,秦欣.
跨媒体叙事视角下网络文学IP的场域演化与开发策略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23,9(4):47-51.
被引量:1
3
陈卫星,黄华.
2014-2016年中国的传播思想史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17,39(1):77-100.
被引量:6
4
余晓敏,胡翼青.
再度解蔽:为法兰克福学派辩护[J]
.全球传媒学刊,2017,4(1):33-51.
被引量:6
5
张放,杨颖.
2016年中国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综述[J]
.新闻大学,2017(2):139-145.
被引量:4
6
范艺.
社交媒体正能量传播效果分析——基于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J]
.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3):57-58.
被引量:3
7
郭淼,郝静.
虚拟聚合与精准解码:农村广播大喇叭在突发疫情传播中的政治功能[J]
.新闻与传播评论,2021,74(2):98-105.
被引量:8
8
王毅,黄文虎.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B站《后浪》衍生视频分析[J]
.东南传播,2021(3):28-31.
被引量:1
9
刘天乔,张瑾.
碰撞与调适:中法高校合作交流的“跨文化”现象及思考[J]
.江汉论坛,2021(12):134-140.
被引量:1
10
陈思璇.
两部《花木兰》的符号异同与传播局限[J]
.艺海,2022(3):47-51.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郭旭东.
论传播思想史研究的史观问题:一种历史批评视角[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8,0(3):422-435.
2
侯婷,孙晨.
拟态环境下“丁真热”事件的传播效果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21(4):48-49.
被引量:3
3
玉昌林,侯迎忠.
包容断连:媒介化时代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传播逻辑[J]
.新媒体与社会,2023(2):251-264.
4
陈裕贤.
新闻思想史研究方法创新[J]
.传播力研究,2018,0(16):195-195.
5
石磊,李慧敏.
传播思想史书写范式与维度[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4):65-70.
被引量:2
6
夏巍.
法兰克福学派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概览[J]
.理论视野,2019,0(7):87-92.
被引量:2
7
葛优优.
5W理论模式下李白诗歌的传播[J]
.传播力研究,2019,3(23):190-190.
8
黎江宇.
媒介史角度下的新闻媒介历史发展研究[J]
.传媒论坛,2019,0(22):88-89.
被引量:2
9
李彦雯.
受众观念的变革:基于现有传播受众观的重新审视[J]
.东南传播,2019,0(10):101-106.
被引量:1
10
潘祥辉,王炜艺.
弗洛姆的“人本主义”传播思想及其启示[J]
.新闻大学,2020(1):72-85.
被引量:12
1
包华石.
井底之蛙的谬误[J]
.读书,2008(2):161-166.
2
人的价值[J]
.财会月刊,2006(2).
3
高峰牧师接待澳大利亚联合教会会长一行[J]
.天风,2016,0(7).
4
邵大浪.
双面日本[J]
.中国摄影家,2010(4):73-75.
5
章礼清.
哲学家与双面神[J]
.思维与智慧,2004(11):10-10.
6
人的价值不在衣着上[J]
.兰台世界(上旬),2006(03X):15-15.
7
东写西读[J]
.小作家选刊(时文素材),2009(12):59-61.
8
于涛.
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J]
.北方论丛,2017(2):125-129.
被引量:1
9
李梦琳.
论密尔的功利主义自由观[J]
.商,2013(10Z):112-112.
10
杨雷.
阴阳双面侠[J]
.中国新闻周刊,2016,0(2):85-85.
河北学刊
201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