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暴力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网络舆论核心议题的演变研究——以浙江余杭中泰垃圾焚烧事件为例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余杭中泰垃圾焚烧事件可以看出,普通网民和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核心议题的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不明显,政府忽视网民诉求,没有起到引导舆论发展的作用。
作者
任常宏
机构地区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第10期55-55,71,共2页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关键词
环境群体性事件
网络舆论
核心议题
演变路径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4
1
刘玉梅.
论传言、流言与谣言心理[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289-290.
被引量:8
2
余霞,沈继斯.
环境群体性事件网络议题研究——以宁波PX事件为例[J]
.青年记者,2015(14):11-12.
被引量:1
3
谭海波,李纬纬.
公共政策合法性基础与影响因素探析[J]
.行政论坛,2004,11(6):32-34.
被引量:8
4
沙勇忠,曾小芳.
基于扎根理论的环境维权类群体性事件演化过程分析——以厦门PX事件为例[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4):94-101.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消费者主权:从冬天到春天的时代距离——评恒生案,兼论法的精神[J]
.互联网周刊,2000(1):8-9.
被引量:67
2
胡伟.
合法性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的新视角[J]
.政治学研究,1996(1):12-19.
被引量:162
3
谭海波,李纬纬.
公共政策合法性基础与影响因素探析[J]
.行政论坛,2004,11(6):32-34.
被引量:8
4
李志刚,李兴旺.
蒙牛公司快速成长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运用[J]
.管理科学,2006,19(3):2-7.
被引量:144
5
[法]卡普费雷.谣言[M].郑若辟.边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被引量:13
6
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孙立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被引量:8
7
厦门PX项目事件[EB/OL].[2011-08-14].http://baike.baidu.com/view/3114002.htm#sub3l14002.
被引量:2
8
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2000.
被引量:5
9
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163.
被引量:104
10
2010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实录[DB/OL].[2012-11-25].http://finance.sina.com.cn/g/20091 221/11357131522.shtml.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2
1
林雅玲.
协商互动:邻避抗争中的国家-社会关系——基于多案例的比较研究[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9,40(3):56-66.
2
谢万贞.
公共政策“澄清困境”:问题、成因与对策[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8,29(1):57-62.
3
杨智勇.
公共政策合法性基础及其缺陷分析[J]
.管理观察,2011(8):16-17.
4
陈喆,陈丽园.
公共政策如何通过新闻报道构建合法性——以《广州日报》广州BRT项目报道策略为例[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3):196-201.
被引量:6
5
郑小青,陈力予.
灾害危机事件中的政府语言运用——政府应对地震传言的策略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229-231.
被引量:1
6
张浩.
由山西“等地震”事件看谣言的传播和应对[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16):86-88.
7
唐远清,郄兴丽.
论信息公开对网络流言的消解[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11):65-68.
被引量:4
8
闫育周,樊琳,寇晓东,蒲传新.
系统理论视野下的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与干预机制分析[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2):21-23.
9
沙勇忠,曾小芳.
基于扎根理论的环境维权类群体性事件演化过程分析——以厦门PX事件为例[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4):94-101.
被引量:19
10
杜健勋.
邻避运动中的法权配置与风险治理研究[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20(4):107-120.
被引量:24
同被引文献
22
1
刘细良,刘秀秀.
基于政府公信力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成因及对策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2013,21(S1):153-158.
被引量:38
2
方爱华,张解放.
环境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媒体、民众在微博场域的话语表达——以“余杭中泰垃圾焚烧事件”为例[J]
.科普研究,2015,10(3):19-28.
被引量:8
3
马昊,匡远配.
贫困地区农民公共决策的MRS模型[J]
.统计与决策,2006,22(7):52-53.
被引量:2
4
何莘,王琬芜.
自然语言检索中的中文分词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J]
.情报科学,2008,26(5):787-791.
被引量:25
5
孙静.
网络群体性事件参与者心理特点与疏导[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2):14-18.
被引量:21
6
潘崇霞.
网络舆情演化的阶段分析[J]
.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10):203-206.
被引量:16
7
钟伟军.
公共舆论危机中的地方政府微博回应与网络沟通——基于深圳“5.26飙车事件”的个案分析[J]
.公共管理学报,2013,10(1):31-42.
被引量:79
8
刘红岩.
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再探讨[J]
.中国行政管理,2014(1):102-105.
被引量:32
9
李春雷,钟珊珊.
风险社会视域下底层群体信息剥夺心理的传媒疏解研究——基于“什邡事件”的实地调研[J]
.新闻大学,2014(1):90-99.
被引量:31
10
靳凯,周平.
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引导[J]
.新闻世界,2014(4):115-11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田千金,余光辉,姜磊.
中泰垃圾焚烧厂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研究[J]
.情报探索,2018(8):33-36.
被引量:1
2
丁宇,姜丹.
公民网络问责背景下地方政府公共决策的困境及其对策[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150-155.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文史哲实验班课题组.
六安师专“文史哲实验班”课题进展综述[J]
.六安师专学报,2000,16(1):75-77.
2
马斌,夏梓莹,申伟宁.
互联网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与提升路径[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20,20(1):22-26.
被引量:2
3
张微岩.
地方政府决策路径依赖与机制革新[J]
.领导科学,2020(10):39-42.
被引量:3
4
汪海玲.
区块链技术驱动下公共决策机制创新研究[J]
.领导科学,2020(16):18-21.
5
王齐齐.
国内网络治理研究回顾及展望——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3(1):92-102.
被引量:6
6
田琴琴,罗昕.
县级融媒体在基层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基于网络化治理视角[J]
.中国出版,2021(6):31-35.
被引量:17
7
王天笑,邓静静.
网络问责的演进过程与结构要素探析[J]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2):54-61.
8
严伟鑫,徐敏,何欣瑶,刘勇.
邻避型基础设施项目社会许可经营演化机理: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实证分析[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8(2):144-152.
被引量:1
1
方爱华,张解放.
环境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媒体、民众在微博场域的话语表达——以“余杭中泰垃圾焚烧事件”为例[J]
.科普研究,2015,10(3):19-28.
被引量:8
2
靳凯,周平.
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引导[J]
.新闻世界,2014(4):115-117.
被引量:4
3
胡婷婷.
应对突发暴力型群体性事件的政务微博话语批评分析——以杭州余杭中泰垃圾焚烧厂事件为例[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5,0(12):90-91.
4
高如,王禹涵.
理性回归:网络舆情演变路径及媒体应对——以“西安医生自拍事件”为例[J]
.青年记者,2015(18):34-35.
被引量:2
5
缪金祥.
自媒体时代环境群体性事件网络舆论引导应急机制研究——以江苏为例[J]
.新闻知识,2013(7):49-50.
被引量:8
6
王蓁.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谣言传播与控制策略研究[J]
.新闻世界,2015(8):285-286.
7
赵林欢.
人民网茂名PX事件报道研究[J]
.科技传播,2014,6(20):127-129.
8
周林玲.
我国网络舆情研究兴起原因探析[J]
.延边党校学报,2011,26(1):117-119.
被引量:6
9
陈洪玉.
网络传播视域下议程设置的发展路径[J]
.知与行,2016(7):107-110.
被引量:2
10
李江冬.
新媒体语境下受众观的演变路径[J]
.科技传播,2015,7(7):43-44.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