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新时期中国关于国际秩序变革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一届党中央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重大战略目标。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中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重要论述为基础,新时期中国关于国际秩序变革的五大基本原则主要体现为:秩序性原则、渐进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吸纳性原则。这五大原则充分体现出三大统一:秩序与正义的统一、国家利益与大国责任的统一、中国特色与包容互鉴的统一。
作者
黄真
机构地区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出处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3,共6页
Tribune of Study
关键词
国际秩序
公正合理
基本原则
辩证统一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8
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29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7
1
[捷]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1、383.
被引量:1
2
陈玉刚主编..国际秩序与国际秩序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323.
3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课题组,陈向阳,付宇,姚琨,李峥,唐新华.
全球秩序重塑进一步展开[J]
.现代国际关系,2016(1):6-11.
被引量:3
4
杨成.
中国外交新时代——提高中国外交的议程设置能力——构建国际关系新格局的关键[J]
.文化纵横,2016(2):20-29.
被引量:5
5
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公正更加合理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有利条件[N].人民日报,2015-10-14.
被引量:3
6
吴心伯.
新常态下中美关系发展的特征与趋势[J]
.国际问题研究,2016(2):14-28.
被引量:14
7
黄大慧.
日本必须正确反省历史问题[J]
.求是,2015(10):39-41.
被引量:1
8
王公龙著..中国特色国际战略思想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30.
9
时殷弘.
传统内外的当代中国:政治领导、对外政策与其中国特性[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9,26(3):5-8.
被引量:7
10
牛军.冷战与中国外交决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68
1
刘建平.
苏共与中国共产党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确立[J]
.历史研究,1998(1):77-95.
被引量:8
2
杨奎松.
华德事件与新中国对美政策的确定[J]
.历史研究,1994(5):104-118.
被引量:23
3
牛军.
毛泽东革命外交战略的起源[J]
.近代史研究,1992(6):1-19.
被引量:4
4
牛军.
论中苏同盟的起源[J]
.中国社会科学,1996(2):179-196.
被引量:24
5
秦亚青.
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J]
.中国社会科学,1996(4):114-126.
被引量:12
6
牛军.
论新中国对美政策的形成[J]
.美国研究,1996,10(4):94-110.
被引量:6
7
关世杰.
对外传播中的共享性中华核心价值观[J]
.学术前沿,2012(15):66-77.
被引量:28
8
周方银.
假设与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J]
.国际论坛,2004,6(5):7-11.
被引量:4
9
郭学堂.
国际主义与中国外交的价值回归[J]
.国际观察,2005(1):35-39.
被引量:9
10
秦亚青.
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J]
.中国社会科学,2005(3):165-176.
被引量:158
共引文献
290
1
陶廷昌,王浩斌.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新型全球治理体系的构建原则[J]
.沈阳干部学刊,2019,0(6):23-26.
2
郭树勇,于阳.
全球秩序观的理性转向与“新理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性基础[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1(4):4-32.
被引量:21
3
李博一.
从抗争到引领:中国共产党外交话语的历史变迁[J]
.理论研究,2024(3):42-51.
被引量:1
4
张雨菱.
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述论[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20(4):79-85.
5
程子龙.
维和行动塑造国家能力?——基于刚果(金)的比较案例分析[J]
.非洲研究,2023(2):52-72.
6
徐泉,郝荻.
美国互惠贸易政策:演进、逻辑与挑战[J]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1(4):25-36.
被引量:2
7
张旗,白云真.
中国国际关系规范理论与多元世界的秩序构建[J]
.国际观察,2023(6):35-58.
被引量:1
8
陈纳慧.
文化差异、理论普遍性与中国学派的发展——兼论秦亚青教授、赵汀阳教授的关系理论[J]
.国际观察,2023(5):109-136.
9
任晓,金天栋.
刍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方式:一种制度化的视角[J]
.国际观察,2021(3):20-60.
被引量:14
10
徐梦.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世界秩序观意蕴——兼论“天下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当代价值[J]
.国际观察,2020(1):1-1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9
1
粟子.
试论新闻媒介的政治功能[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0,15(3):15-22.
被引量:1
2
樊昌志,夏赞君.
重新审视和厘清媒介“社会责任”——解读《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J]
.新闻记者,2006(12):79-81.
被引量:8
3
郑恩,杨菁雅.
媒介治理:作为善治的传播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12,34(4):76-83.
被引量:32
4
叶皓.
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6):11-19.
被引量:51
5
姜晓萍.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J]
.中国行政管理,2014(2):24-28.
被引量:576
6
江必新,李沫.
论社会治理创新[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2):25-34.
被引量:129
7
周红云.
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概念、逻辑、原则与路径[J]
.团结,2014(1):28-32.
被引量:45
8
段立国.
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战略意蕴[J]
.探索,2016(3):169-174.
被引量:15
9
王义桅.
全球治理的中国自信与自觉[J]
.当代世界,2016(11):14-17.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李诗鹤.
新闻媒介社会治理功能的理念和实践探究[J]
.东南传播,2016(12):104-10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史丽娟.
浅析行政管理监督中新闻媒介的作用[J]
.新闻传播,2017(12):89-90.
被引量:3
2
廖家瑶.
建设性新闻的社会治理功能研究——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主流媒体的报道实践[J]
.新闻研究导刊,2020,0(6):65-67.
被引量:7
3
熊狮.
媒介参与社会治理的强势呈现——视觉化转向的困境与反思[J]
.新闻研究导刊,2020,11(8):15-16.
1
陈向阳.
把握好国际秩序变革的机遇[J]
.瞭望,2015,0(37):53-53.
2
刘建飞.
全球治理中的国际秩序变革[J]
.新华月报,2016,0(15):84-88.
3
王学军,张森林.
略论十七大以来我国对外政策新调整[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71-74.
4
甘均先,吕有志,辛甘.
杭州G20峰会与合作共赢新范式——“杭州G20峰会与推动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变革”学术研讨会综述[J]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6,1(1):112-117.
5
高峰.
当代中国社会秩序变革的前景[J]
.理论与改革,2008(2):61-63.
被引量:1
6
约翰·伊肯伯里,凌岳(译),于铁军(校).
地区秩序变革的四大核心议题[J]
.国际政治研究,2011,32(1):6-10.
被引量:13
7
杜天成,杨晓宁.
当代中国公共外交发展实践与难点探析[J]
.青年与社会(中),2014,0(9):267-267.
8
反馈[J]
.瞭望,2015,0(38):2-2.
9
唐彦林.
奥巴马政府变革国际秩序的政策评析[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0(2):145-154.
10
周贤奇.
加强政权与法制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纪念杨秀峰同志诞辰100周年[J]
.中国法学,1997(3):26-29.
被引量:1
学习论坛
201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