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论析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 ,人们对人的发展问题的研究多是同时态的分析 ,而缺乏对人的发展作历时态的考察。马克思在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理解为人自身发展的历史的基础上 ,提出人的发展的三形态理论。即人的发展将经历以下三个历史形态 :“人的依赖关系”、“以物为基础的独立性”和“自由个性”
作者
张军
机构地区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2,共6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关键词
人的发展
“人的依赖关系”
“以物为基础的独立性”
“自由个性”
马克思
分类号
K02 [历史地理—历史学]
Q98 [生物学—人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223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6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被引量:782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129页.
被引量:859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108-109.
被引量:239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
被引量:459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25.
被引量:38
6
马克思著,刘丕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49.
共引文献
2223
1
段进朋.
不能把复杂劳动与创造性劳动等同起来[J]
.理论观察,2007(6):29-30.
2
董晓蕾.
试析马克思社会形态范畴形成的历史进程[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3):56-59.
3
王浩斌,王飞南.
党的领导集体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色[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2):1-4.
4
薛建明.
“人——地”关系可持续的理性思考[J]
.生产力研究,2007(22):3-5.
被引量:2
5
宋晖.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4):19-22.
被引量:1
6
赵海英.
论西方主体性思想的历史变迁[J]
.理论观察,2004(4):18-19.
7
邓小明.
周恩来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中国市场,2008(1):105-107.
被引量:1
8
李永胜.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工程[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20-24.
被引量:1
9
袁佩球.
论德治视野中的行政需求[J]
.求实,2006(z1):30-32.
10
卢诚.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J]
.求实,2006(z3):9-1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2
1
赵甲明.
论马克思的个人理论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统一性[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7(5):25-29.
被引量:10
2
韩东屏.
人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社会的激励偏颇[J]
.道德与文明,2002(3):14-16.
被引量:4
3
万光侠.
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问题的人学阐释[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2):45-49.
被引量:4
4
孙宝林.
哲学就是人学驳论[J]
.学术月刊,1998,30(5):26-30.
被引量:5
5
冯平.
发生学的方法,功能性的定义──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之新见[J]
.求是学刊,1987,14(1):7-13.
被引量:7
6
张瑞甫.
马克思关于人的属性及其有关概念的界说和意义[J]
.东岳论丛,1987,8(1):56-58.
被引量:3
7
刘全复,何祚榕.
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的系统探索[J]
.学术月刊,1987,19(2):4-8.
被引量:1
8
晏辉.
关于马克思人学研究中的几个基本概念[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95,16(3):19-24.
被引量:1
9
高清海.
主体呼唤的历史根据和时代内涵[J]
.中国社会科学,1994(4):90-98.
被引量:108
10
郑永廷.
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6):53-59.
被引量:41
引证文献
11
1
刘建光.
人的发展三形态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122-127.
2
宗焕波.
自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人的发展评析[J]
.知识经济,2008(10):83-84.
3
许珍琼.
论中国儒家思想中人的发展观[J]
.孝感学院学报,2004,24(4):77-81.
4
魏传光.
人的本质发展的三个向度及其全面发展[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61-65.
5
李明生.
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发展问题概述[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9(1):5-8.
6
王国银.
人发展的伦理诠释[J]
.学术交流,2007(6):35-37.
7
刘雪松,周建华.
制约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地域文化因素分析[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42-44.
8
逯宇.
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存在形态[J]
.中小企业科技,2007(08S):65-66.
9
逯宇.
马斯洛需求理论和马克思社会发展三阶段论的比较[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8):136-138.
被引量:8
10
谢俊.
马克思主义人学30年研究之回顾与发展建议[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1):19-25.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张建云,毛文龙.
“经济人”与“社会人”的逻辑关系及当代意义[J]
.经济研究导刊,2009(6):127-128.
被引量:2
2
萧洪恩,马丹.
家庭本位文化视域的民工动机研究——以河南省某村为例[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5):530-534.
3
韦崇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的德性人格特征[J]
.职教论坛,2011,27(23):24-26.
4
凌争.
极权中的绝望——《一九八四》中的社会形态[J]
.神州,2012(2):4-4.
5
玉函川.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新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3):7-8.
被引量:1
6
冯小丹,吴庆红,何义珠,冯炜,黄唯佳,陶军,俞燮艳.
老龄化视角下的临终关怀志愿服务研究——基于丽水市区的调查分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8):50-52.
7
王成进.
构建以人的需求为中心的经济增长分析框架——基于马克思需求理论的探讨[J]
.南方金融,2018(11):3-11.
被引量:2
8
杨会晓.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激励机制建设调查与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0(8):172-173.
9
王伶鑫.
加快培育体育消费新增长点研究[J]
.上海城市管理,2023,32(6):69-77.
被引量:3
1
王辉耀.
访华盛顿故居[J]
.21世纪,2010(10):56-56.
2
朱凤瀚.
士山盘铭文初释[J]
.中国历史文物,2002(1):4-7.
被引量:48
3
叶凡.
贞观前长孙无忌事功辨析[J]
.历史教学问题,2017(1):54-58.
4
韩震.
历史与理解[J]
.青海社会科学,2001(6):82-86.
5
冯军旗.
中世纪晚期英国贵族和家仆依赖关系探析[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8-34.
被引量:1
6
喻中.
自由个性理论视野中的君主立宪[J]
.探索,2006(3):121-124.
被引量:1
7
吕薇洲.
不同的视角 相同的基点——也论三种社会形态和五种社会形态的关系[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1(1):18-23.
被引量:10
8
祁正贤,赵致远.
浅谈生物技术及其在我省的发展问题[J]
.青海科技情报,1989(3):12-15.
9
杜晓勤.
试论杜甫的个体生命意识[J]
.贵州文史丛刊,1995(2):55-59.
被引量:2
10
吕君昌,大卫.安文,姬书安,季强.
前言[J]
.地球学报,2010,31(S1):1-2.
社会科学辑刊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