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贵州雷山苗族芦笙音乐文化变迁看“附魅”到“祛魅”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种具象化符号表征,丰富多彩的芦笙音乐构建了苗家人的共同文化记忆,并维系着苗家人对"本我"文化的认同,它系苗族传统民俗之"附魅"。然而在全球化当代传播技术背景下,作为"地方性音乐知识"的雷山苗族芦笙音乐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并开始走向现代性"祛魅"的路途。这种"祛魅"具体指向了苗族芦笙的制作技艺、演奏技巧、民间曲调、演绎方式、社会功能与传承机制。
作者
欧阳平方
机构地区
贵州大学
出处
《音乐传播》
2016年第1期14-19,108,共7页
Music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附魅
祛魅
现代性
地方性音乐知识
苗族芦笙
文化变迁
分类号
J632.12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73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12
1
杨方刚.
贵州民间芦笙音乐文化研究[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17(3):1-13.
被引量:7
2
赵春婷,杨春.
东丹甘与芦笙改革(上)[J]
.乐器,2013(9):20-23.
被引量:1
3
(美)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324.
4
许启雪,张应华.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主体性重建[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4(1):72-76.
被引量:7
5
管建华.
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主体性危机的思考[J]
.音乐研究,1995(4):28-32.
被引量:43
6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55.
7
欧阳平方.
贵州雷山苗族芦笙传统制作技艺及其声学性能分析[J]
.文化艺术研究,2014,7(4):77-87.
被引量:5
8
欧阳平方.
贵州雷山苗族芦笙传统曲调及其演绎方式的现代性变迁[J]
.音乐传播,2015(1):98-107.
被引量:3
9
杨方刚.
贵州苗族芦笙文化研究[J]
.中国音乐学,1997(S1):25-34.
被引量:17
10
杨方刚.
芦笙乐的变革探析[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5,19(2):17-19.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杨方刚.
贵州苗族芦笙文化研究[J]
.中国音乐学,1997(S1):25-34.
被引量:17
2
管建华.
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主体性危机的思考[J]
.音乐研究,1995(4):28-32.
被引量:43
3
金惠敏.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对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一个后现代性考察[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1):47-59.
被引量:34
4
谢嘉幸.
我国当代音乐教育学研究综述[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3):1-18.
被引量:72
5
高鸿.
现代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及其困境[J]
.教学与研究,2006(12):53-59.
被引量:24
6
李西安.中国民族曲式[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
被引量:5
7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三联书店,1987.123,44.
被引量:6
8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被引量:5
9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489.460.
被引量:15
10
李慎之,何家栋.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M]//中国的道路.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57-61.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73
1
欧阳平方.
黔东南苗家人的音乐文化认知模式研究[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2):117-129.
被引量:2
2
李采真.
构建音乐理论的中国话语[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9(3):254-265.
3
肖璇.
中国声乐的建构与展望[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1(1):100-108.
被引量:7
4
杨殿斛.
民间音乐消长:乡民生命意识的艺术诉求——黔中腹地营盘社区音乐的民族志叙事[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8,22(1):8-17.
被引量:9
5
居其宏.
我国音乐批评的新时期状态[J]
.音乐研究,2008(3):5-23.
被引量:14
6
居其宏.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的历史观与方法论思考系列”(之二)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的多元历史观[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2):6-16.
被引量:3
7
摆平.
“拿来主义”、“危机论”与“超越派”——对当前音乐界中西之争的思考[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1(1):33-35.
被引量:1
8
伍国栋.
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拓展(上)[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1):10-19.
被引量:19
9
张应华.
贵州梭戛“长角苗”民间音乐的分类及其特点[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16(3):48-56.
10
梁文珍.
本土化与多元化的民族音乐教育——以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为例[J]
.歌海,2011(1):92-9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56
1
李炎.
文化变迁传承的一种审视方法─—兼论西欧文艺复兴的起源[J]
.思想战线,1999,25(5):56-61.
被引量:1
2
杨方刚.
贵州苗族芦笙文化研究[J]
.中国音乐学,1997(S1):25-34.
被引量:17
3
约翰·布莱金,杨红.
音乐变迁之认识过程[J]
.中国音乐,1995(2):60-63.
被引量:15
4
黄淑娉.
文化变迁与文化接触——以黔东南苗族与美国西北岸玛卡印第安人为例[J]
.民族研究,1993(6):33-40.
被引量:9
5
管建华.
国外音乐民族学发展的新趋势——“文化变迁”的音乐民族学[J]
.音乐研究,1992(2):91-96.
被引量:7
6
冯光钰.
中国传统音乐初论[J]
.中国音乐,1987(2):11-14.
被引量:7
7
李葆嘉.
试论语言的发生学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67-72.
被引量:3
8
J.布莱金,管建华.
音乐变迁研究理论和方法的一些问题(上)[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2,11(3):42-46.
被引量:8
9
J.布莱金,管建华.
音乐变迁研究理论和方法的一些问题(下)[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2,11(4):22-27.
被引量:5
10
高丙中.
民族志的科学范式的奠定及其反思[J]
.思想战线,2005,31(1):75-81.
被引量:48
引证文献
7
1
杨天中.
我国芦笙音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
.艺术评鉴,2018,0(10):17-18.
被引量:1
2
况苏玲,吴雪.
贵州省竹类产业发展研究[J]
.农村实用技术,2019,0(11):126-128.
被引量:1
3
欧阳平方.
口传·表述·认知·场景--黔东南雷山苗族芦笙音乐的习得过程研究[J]
.中国音乐学,2020(2):127-139.
被引量:7
4
杨智雄,舒乙.
西南少数民族芦笙制作技艺民间传授探析[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36(4):34-40.
5
梅晓蓉.
苗族芦笙在黔东南地区的发展现状之探究[J]
.进展,2020(15):87-90.
6
李天予.
贵州雷山苗族茶文化与芦笙文化融合发展对当地旅游业的促进作用[J]
.福建茶叶,2020,42(11):100-101.
被引量:2
7
余媛.
音乐变迁[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3(2):149-15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欧阳平方.
黔东南苗家人的音乐文化认知模式研究[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1(2):117-129.
被引量:2
2
夏长杙,杨天根.
贵州茶叶加工机械利用情况与展望[J]
.贵茶,2023(2):14-21.
被引量:1
3
张翰奇,李汶颖.
高校声乐课程教学中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J]
.风景名胜,2019(6):83-83.
被引量:2
4
杜欢.
贵州苗族簧管乐器的音乐文化价值与传承研究——以贵州苗族芦笙为例[J]
.艺术评鉴,2020(14):17-19.
被引量:1
5
岳世一娃.
全球化背景下苗族音乐传播分析[J]
.艺术家,2021(1):82-83.
6
岳子威,吴宁华.
“环北部湾”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四十年的实践与反思(1980-2020)[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1(3):65-72.
被引量:3
7
刘竹,杨守禄,姬宁,李丹,陈庆,吴义强.
竹质材料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J]
.贵州林业科技,2022,50(2):56-61.
被引量:2
8
欧阳平方.
语境[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2(5):94-105.
被引量:2
9
欧阳平方.
认知民族音乐学[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3(3):124-132.
10
孙若涵.
茶文化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开发策略探索[J]
.福建茶叶,2023,45(10):59-61.
被引量:2
1
欧阳平方.
贵州雷山苗族芦笙传统曲调及其演绎方式的现代性变迁[J]
.音乐传播,2015(1):98-107.
被引量:3
2
欧阳平方.
贵州雷山苗族芦笙传统曲调及其演绎方式的现代性变迁[J]
.地方文化研究,2015,3(4):81-92.
被引量:2
3
欧阳平方.
贵州雷山苗族芦笙传统制作技艺及其声学性能分析[J]
.文化艺术研究,2014,7(4):77-87.
被引量:5
4
余未人.
雷山苗族铜鼓舞[J]
.当代贵州,2010(17):55-55.
被引量:1
5
黄辉.
附魅、返魅与仿魅:影像化湘西的文化逻辑[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2):118-122.
被引量:1
6
张坤.
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下)——以贵州黔东南区苗族芦笙音乐文化为例[J]
.黄河之声,2013(2):95-96.
被引量:10
7
张坤.
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上)——以贵州黔东南区苗族芦笙音乐文化为例[J]
.黄河之声,2012(24):75-76.
被引量:5
8
石应宽.
苗族芦笙音乐中的民俗侧影——仿禽技乐舞[J]
.中国音乐,1991(4):25-26.
9
马卉.
侗族芦笙音乐的艺术价值及其可持续发展[J]
.艺海,2015(5):52-54.
被引量:1
10
雷欢,景晓悦.
湘西侗族芦笙音乐的传承与保护[J]
.艺海,2015(5):51-52.
被引量:2
音乐传播
201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