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学与大学衔接视角下大学新生转型教育探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是相通而又不同的。从实现中学与大学之间有效衔接的角度做好大学新生转型教育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顺利完成新生转型教育,既需要大学新生入学后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和适应新的校园生活,更需要中学及大学实现有效衔接,学校和老师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引导。
作者
王晓艳
肖缘
机构地区
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
出处
《文教资料》
2016年第5期111-112,共2页
基金
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本科生创新项目“大学新生转型教育体系与模式构建研究”(126031093)
关键词
中学
大学
大学新生
转型教育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7
1
余立主编..教育衔接若干问题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303.
2
蒋雪岩.
教育的链条不可割裂——对大学与中学人才培养衔接的思考[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5):78-80.
被引量:17
3
袁加勇,卜建军.探索中学和大学教育衔接的更好途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
被引量:1
4
骆洪军.
大学新生由高中生到大学生转型的策略[J]
.魅力中国,2010,0(9X):242-243.
被引量:3
5
周煜琴.
高校入学教育新模式的探讨[J]
.科教文汇,2011(9):24-25.
被引量:1
6
徐雅静.
“90后”大学生新生转型教育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
.文教资料,2014(4):141-142.
被引量:2
7
程荣晖.
高等教育生态视角下大学新生转型教育体系与模式构建[J]
.教育与职业,2015(27):44-46.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胡林,许力.
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新生尽快做好角色的转变[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0(4):103-104.
被引量:4
2
李文远,李雪梅,张媛媛.
大学新生的成功转型及探索[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4):119-121.
被引量:10
3
洪世梅.
教育生态学与大学教育生态化的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6):50-52.
被引量:82
4
刘贵华,朱小蔓.
试论生态学对于教育研究的适切性[J]
.教育研究,2007,28(7):3-7.
被引量:202
5
王成德.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若干问题调查报告[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5):119-122.
被引量:4
6
本报记者 毛帽实习生 刘腾.大学新生需要何种“学前”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8(002)
被引量:2
7
丰捷.从高中到大学 迈出精彩第一步[N].光明日报.2007(010)
被引量:1
8
袁忠香,邱继彩.
大学新生适应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信息,2008(3):200-200.
被引量:6
9
吴文龙,陈小娟.
职业生涯规划应作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J]
.科教文汇,2008(36):25-25.
被引量:2
10
邬培玲,吴雄鹰.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方法探析[J]
.今日科苑,2009(12):253-253.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20
1
曹方.
中学与大学之间的衔接问题探析[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6):31-33.
2
王佩东.
浅论以高中新课改促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4):4-6.
被引量:4
3
李铁.
大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的研究[J]
.教育探索,2011(6):132-134.
被引量:12
4
王玉文.
试论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基于大学入学新生适应问题的分析[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2(2):40-42.
被引量:7
5
王博闻.
我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问题研究[J]
.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30(4):7-10.
被引量:8
6
嵇宇科,王永菁.
大学与中学有机衔接探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17):187-189.
被引量:2
7
徐敬争,曹大伟.
淮北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现状研究[J]
.科技信息,2013(15):183-184.
8
赵淑梅.
大学与高中教育衔接研究述评[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4(3):24-29.
被引量:6
9
左婧文.
高中与大学无机化学知识内容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14,0(22):195-196.
被引量:3
10
耶晓东,张英,任亚杰,党红利.
陕南高校参与地方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10):65-66.
同被引文献
7
1
黄时华,邱鸿钟.
大学生的榜样偶像崇拜与专业学习的动机激发[J]
.社会心理科学,2006,21(5):50-53.
被引量:11
2
兰春.
帮助大学新生转型的教育对策研究[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4):74-76.
被引量:4
3
徐雅静.
“90后”大学生新生转型教育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
.文教资料,2014(4):141-142.
被引量:2
4
程荣晖.
高等教育生态视角下大学新生转型教育体系与模式构建[J]
.教育与职业,2015(27):44-46.
被引量:3
5
赵苇.
论大学生新生转型的必要性及基本路径[J]
.知识经济,2015(20):163-163.
被引量:1
6
杨嘉元.
当代教师应如何对高校新生转型引导与教育[J]
.科技资讯,2015,13(17):194-195.
被引量:1
7
郑旭.
新生转型教育“三个三”模式的探索[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2):105-10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沈九兵,王蛟,刘巍.
论大学新生转型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方法[J]
.教育教学论坛,2018(45):236-23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东辉,胡娟,周佳赟,薛羚伟,周期.
大学新生转型教育的“一二三四五”模式探析[J]
.知识窗(教师版),2024(4):102-104.
1
朱安宏.
基于B/S系统的大学新生转型教育模式探讨[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169-170.
2
张传德.
浅谈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10(05X):131-131.
3
蒋磊宏.
悄无声息多卡升级一卡通[J]
.中国教育网络,2009(4):55-57.
4
杜丽娟.
调整心态融入大学生活[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7(10):46-46.
5
阿呆.
2012年第二季度5大设备商财报解析:加速转型[J]
.通讯世界,2012(8):22-25.
6
王晓艳,戚严文.
大学新生转型期的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J]
.文教资料,2015(17):111-112.
7
双卡新生入学LGT375300kieSmart[J]
.商业故事(数字通讯),2012(10):16-16.
8
2013年度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十大科技关键词专家点评[J]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4,41(3):16-26.
9
顾建国,朱光荣.
非线性编辑网络的设计原则[J]
.现代电视技术,2002(7):84-87.
10
笪学军,吴蓓,章梅丽.
大学新生入学后所面临的困惑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09(36):38-38.
文教资料
201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