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唐代咏茶文学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唐代经济繁荣,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不仅在诗歌、绘画、音乐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在茶文化上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唐代在我国茶文化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对唐代咏茶文学进行研究,分别从唐代茶文化相关研究、唐代咏茶文学形成的背景、唐代咏茶文学发展研究、唐代茶诗相关研究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作者
罗新芳
机构地区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83-85,共3页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唐代
咏茶文学
相关研究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7
1
王艳玲.
唐代茶文学繁盛原因考略[J]
.农业考古,2014,0(5):34-37.
被引量:7
2
李精耕,杨冬华.
唐代茶诗初探[J]
.农业考古,2014,0(2):121-127.
被引量:7
3
潘玉环,沈文凡.
意象与造境——浅析唐代茶诗艺术手法[J]
.语文建设,2014,0(10Z):46-48.
被引量:5
4
程荣.
论唐代茶诗审美情趣之嬗变[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4):107-111.
被引量:7
5
余悦,杨东峰.
唐代茶诗中的文士意趣譾论[J]
.农业考古,2010(5):171-181.
被引量:3
6
余悦,董文鑫.
试论唐诗对茶文化的传播[J]
.农业考古,2010(5):140-152.
被引量:9
7
王乐庆.
试析我国唐代中期茶诗的凸现和兴起[J]
.农业考古,2013(5):174-178.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暨远志.
唐代茶文化的阶段性——敦煌写本《茶酒论》研究之二[J]
.敦煌研究,1991(2):99-107.
被引量:14
2
余悦.
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J]
.农业考古,2005(4):42-53.
被引量:30
3
胡长春.
中国文人与茶文化[J]
.农业考古,2006(2):26-30.
被引量:7
4
清·王琦.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7.
被引量:13
5
温孟孚,关剑平.
道教文化与唐代茶诗[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4):86-91.
被引量:9
6
清·曾益.温飞卿诗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4.
被引量:1
7
陈允吉.樊川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49,60.
被引量:1
8
刘大钧.周易集解[M].成都:巴蜀书社,2004:14.
被引量:1
9
旭烽.大象无形-我看中国人品茶[M]//余悦.茶理玄思.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237-243.
被引量:1
10
周晓明:《人类交流与传播》[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2
1
吴昌林,陆海银.
从文学文本走向茶诗经典——论《七碗茶》在后代的传播与接受[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47-51.
2
包威.
从大碗茶和星巴克看中西饮品文化冲突与融合[J]
.农业考古,2014,0(2):25-27.
被引量:4
3
张珂.
唐代茶文化浅论[J]
.农业考古,2014,0(5):27-29.
被引量:5
4
施由明.
再论茶与中国国民性[J]
.农业考古,2015,0(5):31-36.
被引量:2
5
闫桂萍.
茶艺文心—谈茶文学[J]
.福建茶叶,2016,38(4):377-378.
被引量:1
6
赵倩.
满纸茶香——谈茶与茶文学[J]
.福建茶叶,2016,38(4):389-390.
被引量:3
7
贾博平.
从唐代茶诗探文士情怀[J]
.长安学刊,2016,0(2):28-30.
8
何顺莉.
明清时期茶诗的美学思想及艺术包容[J]
.福建茶叶,2016,38(10):329-330.
被引量:2
9
李优优.
论唐宋茶诗词中茶之审美意象[J]
.福建茶叶,2016,38(10):332-333.
被引量:4
10
黄平.
茶文化在唐诗宋词文学中的表现[J]
.福建茶叶,2016,38(11):329-33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6
1
司马周,杨财根.
中国古代茶文学历史形态流变初论[J]
.饮食文化研究,2005(1):103-111.
被引量:2
2
余悦.
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J]
.农业考古,2005(4):42-53.
被引量:30
3
任衍具,傅小兰.
图表加工的理论模型[J]
.心理科学进展,2006,14(1):23-31.
被引量:8
4
王春瑜.
唐代的时代特征及其监察机制[J]
.历史档案,2006,19(4):19-22.
被引量:1
5
王河,真理.
唐代茶书述略[J]
.图书馆研究,1999,42(3):59-61.
被引量:1
6
历代茶诗选载(四)[J]
.茶博览,2010(4):84-84.
被引量:1
7
草祀.
《茶述》疑案[J]
.农业考古,2010(2):227-228.
被引量:2
8
刘焕云.
台湾客家茶文化与文学[J]
.中国韵文学刊,2011,25(4):1-9.
被引量:4
9
丁以寿.
茶画赏析《调琴啜茗图》[J]
.普洱,2012(6):108-108.
被引量:1
10
丁以寿.
丁云鹏‘煮茶图’[J]
.普洱,2013(1):108-10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张三玲.
试论唐代咏茶文学[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11):27-28.
被引量:4
2
冯三琴.
中国茶文学历史发展轨迹初探[J]
.福建茶叶,2017,39(5):337-338.
3
韦志钢.
唐代茶画蕴含茶文化生活方式下的茶家具特性分析[J]
.武夷学院学报,2021,40(7):65-7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于莉莉.
唐代“咏茶”的文学内容及风格研究[J]
.福建茶叶,2018,40(12):489-489.
被引量:1
2
苑赫.
唐代咏茶文学探析[J]
.福建茶叶,2019,41(11):280-280.
被引量:1
3
张琳.
近三十年来唐宋茶文化研究综述[J]
.福建茶叶,2023,45(5):173-175.
4
杨东铭.
论唐代茶文化的特点及其对新时代茶文化的启示[J]
.农业考古,2023(5):27-32.
5
刘赛男.
茶文化在古代文学中的融合发展[J]
.福建茶叶,2023,45(12):196-198.
1
孙向召.
论郑风、郑诗、郑声之异同[J]
.长春大学学报,2007,17(7):62-63.
2
雨文.
情歌中的自我觉醒[J]
.运动休闲,2016,0(2):159-159.
3
程伟.
诗、乐《春江花月夜》之研究综述[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9):155-156.
被引量:3
4
马琳.
诗歌与音乐的意境之美——以《当你老了》为例[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6):87-90.
5
刘佳媛.
渗透·融合 追溯·发展——音乐与宋词关系探究[J]
.艺术教育,2014(6):89-89.
6
复调与复调小说[J]
.少儿科技,2016,0(10):21-21.
7
毛海涛,张艳龙,陈瑞坤,张瑞霞.
试论明代前后童谣取材上的演变[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6(6):33-34.
8
王士强.
文学是什么,或者文学不是什么——从鲍勃·迪伦说到“纯诗”“纯文学”[J]
.大家,2016,0(6):200-207.
9
路应昆.
时代、传统与戏曲音乐[J]
.中国戏剧,2002(11):9-12.
被引量:1
10
莫敏武.
对联应走向音乐领域[J]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1995,0(2):55-55.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