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溯流而上的神话诗学——闻一多神话研究的特色、范式及其学术成就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继闻一多(1899—1946)的学术兴趣转向对中国文学史与上古文化研究①之后,对于神话研究的倡导,在闻一多的学术研究中是极具特色的一个领域。1935年,闻一多开始在清华大学指导中国古代神话的研究,此后则长期着力于“研究我国古代神话之起源及其演变”。
作者
兰珊
机构地区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评论》
CSSCI
2016年第3期38-42,共5页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关键词
神话研究
学术成就
闻一多
中国古代神话
诗学
范式
中国文学史
文化研究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1
1
郭沫若.
闻一多的治学精神[J]
.郭沫若学刊,2010(4):2-4.
被引量:2
2
郭沫若著..沫若文集 第12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567.
3
费振刚.
闻一多先生的诗经研究——为纪念闻一多先生八十诞辰作[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16(5):59-67.
被引量:3
4
王达津.
闻一多先生与《楚辞》[J]
.社会科学战线,1980(1):255-257.
被引量:1
5
陈国恩.
近30年闻一多研究的成就和发展前景[J]
.长江学术,2011(3):1-8.
被引量:3
6
李乐平.
新时期长篇闻一多研究的历史回顾及新世纪国内外闻一多研究动态(下)[J]
.河池学院学报,2008,28(4):21-26.
被引量:3
7
叶舒宪.
人类学“三重证据法”与考据学的更新[J]
.书城,1994,0(1):10-12.
被引量:15
8
汪楠.
早期神话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文艺评论,2011(2):35-39.
被引量:3
9
刘晓飞.
中国文学中的人类学——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为例[J]
.文艺评论,2007(6):38-44.
被引量:3
10
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627.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陈建宪.
精神还乡的引魂之幡——20世纪中国神话学回眸[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3):135-140.
被引量:27
2
钟敬文.
关于当前中国民俗学者的知识修养问题[J]
.民俗研究,1997(3):1-7.
被引量:2
3
高丙中.
中国民俗学的人类学倾向[J]
.民俗研究,1996(2):6-14.
被引量:51
4
马立安.高利克.
茅盾小说中的神话视野[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15-18.
被引量:2
5
高有鹏.
鲁迅的神话学观[J]
.鲁迅研究月刊,2000(9):31-33.
被引量:2
6
叶舒宪.
神话如何重述[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1):16-18.
被引量:29
7
荣光启,李永中.
闻一多殉难60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文学评论,2006(6):209-212.
被引量:2
8
黄泽.
20世纪中国神话学研究述评[J]
.思想战线,2007,33(5):105-110.
被引量:2
9
容观琼.《建国前我校人类学史略》[J].中山大学人类学通讯,1999,.
被引量:1
10
杨堃:《社会学与民俗学》校读后记(周星),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8
1
张甲子.
《文心雕龙》所论“隐”之理论渊源[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3):103-108.
被引量:1
2
陈泳超.
关于“神话复原”的学理分析——以伏羲女娲与“洪水后兄妹配偶再殖人类”神话为例[J]
.民俗研究,2002(3):5-25.
被引量:22
3
姜又春.
学科互动:民俗学与人类学[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2):97-102.
被引量:1
4
赵玉燕.
社会理论、底层历史与民俗研究——读埃里克·穆格勒《野鬼时代——中国西南的记忆、暴力和空间》[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9):31-34.
被引量:5
5
王鸿莉.
压出来的“新”——论闻一多在性灵与故纸堆之间的挣扎[J]
.云梦学刊,2007,28(1):25-29.
被引量:1
6
唐亚娟.
论灾难诗的价值及其文学人类学意义[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83-86.
被引量:3
7
霍九仓,程俊玲.
顾颉刚与闻一多神话研究比较[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6-8.
8
段从学.
评叶舒宪《庄子的文化解析》[J]
.文学评论,2010(2):196-199.
9
李乐平.
闻一多被“逼上梁山”留给我们的深远思考[J]
.河池学院学报,2010,30(1):13-17.
被引量:3
10
代云红.
叶舒宪:中国文学人类学的积极倡导者及革新者[J]
.邯郸学院学报,2012,22(1):13-1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0
1
叶丽娅.
《红楼梦》的民俗学价值及在文学上的意义[J]
.思想战线,1987,13(1):55-62.
被引量:3
2
穆光.
从《红楼梦》的民俗事象看其民俗学价值[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118-123.
被引量:6
3
沈梅丽,陈勤建.
文艺民俗学:近三十年交叉研究走向[J]
.文艺理论研究,2014(4):85-91.
被引量:5
4
王丽娟.
论文人叙事与民间叙事——以“连环计”故事为例[J]
.文学遗产,2004(4):108-118.
被引量:15
5
张从军.
画像石中的西王母[J]
.民俗研究,2004(2):123-134.
被引量:7
6
张从军.
鸠杖与汉代敬老习俗[J]
.民俗研究,2005(1):52-59.
被引量:6
7
韩雅丽.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历史观──论普列汉诺夫的“五项因素公式”理论[J]
.学习与探索,2006(5):12-14.
被引量:1
8
张从军.
汉画像石中的射鸟图像与升仙[J]
.民俗研究,2006(3):152-159.
被引量:8
9
张从军.
两汉祥瑞与图像[J]
.民俗研究,2008(1):111-121.
被引量:2
10
柯玲.
文艺民俗学学科回望[J]
.南京社会科学,2008(6):98-10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王霄冰.
文艺民俗学理论新探[J]
.民间文化论坛,2021(2):81-9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刘倩.
明清时期“刀马人”纹样的发展分析[J]
.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7):53-54.
2
李向振.
中国民俗学研究2021年度报告[J]
.民间文化论坛,2022(2):20-33.
被引量:1
3
王静.
民俗文化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意义新探[J]
.中国民族博览,2023(10):24-26.
4
安奇贤,魏琳.
民族民间文学和舞蹈的交融及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以陇南白马藏族为例[J]
.甘肃高师学报,2024,29(1):63-68.
5
刘倩.
文化乡愁——《北京风俗图谱》中的岁时图像叙事[J]
.中国文化研究,2024(1):47-55.
1
田传茂.
《电影文学》让我与外国文学研究结缘[J]
.电影文学,2008(20):5-5.
2
何明星.
曾朴父子的“玩票儿”——真善美书店[J]
.出版营销,2010(7):90-91.
3
耿占春.
叙事:从神话到小说[J]
.人文杂志,2005(2):79-85.
被引量:1
4
岳永逸.
闻一多的诗论与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线索[J]
.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9(1):52-56.
5
闫立飞.
剑与“金枝”——《铸剑》的神话诗学[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7(4):44-48.
被引量:2
6
陈芸.
“神话诗学的回转”?——论伽达默尔对《杜伊诺哀歌》的诠释[J]
.浙江学刊,2016(2):155-160.
7
郑国庆,徐志伟.
“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郑国庆访谈录[J]
.艺术广角,2011(3):29-33.
被引量:2
8
吴倩.
Petersburg's religious myths in Dostoevsky's Crime and punishment[J]
.Sino-US English Teaching,2009,6(1):55-59.
9
陈维昭.
“红学”何以为“学”——兼答应必诚先生[J]
.红楼梦学刊,2013(3):1-16.
被引量:8
10
兰珊.
鲁迅诗歌中的神话思维与象征[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7(3):5-9.
文艺评论
201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